第一百二十二章 雍熙北伐 上(1 / 3)

話說宋太宗這幾年對武將的高壓統治,還真是敗筆!

先有乃兄的陳橋兵變,然後是武將們對趙德昭的擁立,使得自身沒有武功的宋太宗既想任用武將建立邊功,又擔心他們擁兵自重,圖謀不軌。

於是破天荒的想出了“陣圖”這個貽笑千年的玩意,並派最心腹的文臣做各軍統帥的監軍,導致名將忠臣全成了提線木偶,曹彬,米信,崔彥進等一代開國元勳全都敗績累累,成為了宋朝最黑暗最失敗的戰爭時期,直接將北宋初期最精銳的軍隊拖垮到隻有防禦能力!

當然,宋太宗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並且他自己也很不甘心!

於是經過幾年的休生養息,他又集結全國軍隊開始大規模的北伐。

雍熙年間,他命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騎水陸都部署,向雄州,霸州方麵推進;命米信為西北道都部署,率軍出雄州配合;命田重進為定州路都部署,出飛狐;同時,又以潘美楊業為正副統帥,率領雲,英,朔諸州宋軍出雁門伐遼。

一開始,宋軍還算是捷報頻傳:曹彬一路攻克固安南城,田重進於飛狐北破遼兵,潘楊在西陘痛擊遼軍,楊家將父子再顯神威,接連攻克遼朝的寰州,朔州,應州,雲州。而此時曹彬又克涿州,米信又於新城大敗遼軍,眼前形勢可謂是一片大好!

遼軍雖然連連失利,但好在有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兩大戰神的存在,所以士氣並不低靡。

君臣經過精密的研究部署,決定由耶律休哥率兵赴涿州阻擊,由耶律抹隻率兵馳援幽州,並由耶律斜軫為山西兵馬都統,直接阻擊。

宋中,西兩路軍東進,最後帝後並太子則親率精騎數萬進抵陀羅口,以應援諸軍。

曹彬一路貪功冒進,雖攻下涿州,卻在涿州待了十幾天就軍糧吃盡。而糧草供給猶還不達,於是退師雄州等候糧草。

宋太宗命他率軍與米信部會合,待潘美,田重進東下會合,再全師製敵,與遼決戰。

孰知曹彬手下聽說潘楊,田重進等部連戰連捷,自己部卻無寸功,便思再攻涿州。

遼軍聞訊,耶律休哥率部輕兵疾行,阻擊宋軍。

宋軍邊迎戰邊急行軍,四日時間才進達涿州,卻兵卒勞累,糧草不繼,再次棄城而退。

十萬大軍兩番折騰,人困馬乏,又是與耶律休哥作戰,自然一敗塗地,潰不成軍。

在岐溝關大敗,連夜強渡拒馬河,卻重蹈當年白馬嶺耶律沙的覆轍,數萬宋軍被殺被溺被俘,損失慘重,史謂“沙河為之不流,棄戈甲若丘陵”。

而此時,耶律斜軫十萬大軍趕到安定西,與宋雄州知州賀令圖相遇。耶律斜軫又大敗宋軍,殺了一萬多人,乘勝攻陷蔚州,寰州等地。

東路既敗,而耶律斜軫的鐵騎又所向披靡,宋太宗萌生退意,下詔指示潘楊一起引兵護送雲,朔,寰,應四州百姓內遷,想要堅壁清野,令遼人再無可劫掠。

就在耶律斜軫與楊家將第一次將在這裏開始正麵對決時,遼景宗忽然改變決定,要和宋太宗坐下來會談,也就是史稱之雙龍會。

這一詔令傳下來,不隻是宋軍吃驚,就是遼軍也有些不可置信。

但耶律斜軫還是鬆了口氣。

他領兵十幾年,素無敗績,而楊家將的幾場硬戰,也令他敬重和欽佩。本著英雄惜英雄的心意,他不想與楊家父子在戰場上正麵相遇。

當然,更多是出於向晚晴的原因。他太明白楊家父子在她心目中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