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獲得更多的俠義值呢?李智雲默默地詢問係統。
係統女聲答道:“多做俠義之事,修養傳統美德。”
李智雲苦笑默默道:“我問的不是這個,我問的是哪些事才算是俠義之事,哪些品德才算是傳統美德。有沒有具體的任務?”
“沒有,本係統的設計理念就是先做事,後觸發。沒有任務提示,以免行俠仗義變質為功利行為。”
之所以按照這個理念來設計係統,是因為後世的現代社會曾經有過一段矯枉過正的形態。
舉例來,在那一段歲月裏,學校號召學生們拾金不昧,並以此作為評價學生品德的標尺,結果導致每每個學生都有“撿來”的鈔票上交學校,最瘋狂的甚至偷了父母一個月的工資交給老師,嗯,這是我在馬路上撿的。
馬路上哪來的這麼多錢?即使有,也輪不到學生上學路上去撿,早就進了環衛工人的口袋了。
對此學校老師心知肚明,卻隻能繼續自欺欺人。一段時間以後,拾金不昧的雪球越滾越大,都超過大型國企的利稅了,這麼一來教育部門也沒法裝傻充愣下去,就隻好取消了這個號召。
這個事例便是尋俠係統設計成“先做事、後觸發”模式的原因所在——為了行俠而行俠,那就不是行俠了,那就是謀取利益,那就是沽名釣譽,總歸是一種病態的行為。
對於尋俠係統的這個設定,李智雲隻能表示無奈,這很不科學啊!但是沒用,他沒法更改這個設定。
這會兒萬宣道也從狂喜中回過味來了,追出門外卻發現長孫無忌已經不在院落之中,便返回室內,一臉熱切地看著李智雲:“這三招如此顛倒次序竟能產生這般威力,你是怎麼想到的?”
萬宣道畢竟還是個十歲的孩子,在戰勝強敵的巨大喜悅之下,也就忘卻了李智雲帶給他的屈辱,認真請教起來,因為他知道,若不是李智雲如此指點,那麼現在躺在地上的隻能是他。
李智雲當然不能跟舅什麼尋俠係統,且不論這是他必須保有的秘密,隻就算他出來萬宣道也聽不懂。別萬宣道聽不懂,就是這個時代裏世上的任何人都聽不懂,更不會相信。
所以他隻能敷衍:“招式是死的,人卻是活的,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懂?”
萬宣道搖頭,對這句後世很常見的俗語表示費解,原本一雙狡黠的眼睛充滿了迷茫。
通常胖子的眼睛總是很,至少是顯得很。李智雲也沒法深入闡述,便轉移話題道:“我這裏還有兩招擒拿手,你要不要學?”
“你真的懂得拳法?”萬宣道驚奇萬分,但隨即想到若不是外甥懂得拳法,剛剛又怎會給出金玉一般的提醒?
轉念一想卻又覺得不對,懷疑道:“既然你懂得拳法,又怎會被你三個哥哥打成這般慘狀?”
“唉……”李智雲長歎一聲,“這不是不會內外功法麼?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啊。”
這回萬宣道聽懂了,閃爍著眼睛問道:“那你為何不習練一門功法呢?”
萬宣道不是外行,知道外甥的身板練不得外門功法,卻可以習練內家氣功。
李智雲笑道:“這話問的,你不是了麼?功法那麼貴,我上哪買去?”
萬宣道聞言點頭,便不再糾結於外甥的事情,催促道:“快!你快把你會的拳法教給我!我正愁這三招不夠用呢,你,我隻會這三招擒拿手能成為高手麼?”
“當然不能。”李智雲給出了肯定答案。
後世那位跌打醫生閆基學會了十幾招四象拳也算不得高手,雖然能夠打敗百勝神拳馬行空,但若是對上威震河朔王維揚這樣的武林大家可就不夠看了,甚至不必王維揚,就是王維揚的徒弟八卦刀商劍鳴都能甩他閆基幾條街。
對李智雲來,教別人練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他躺在床上起不來,可以言傳卻無法身教,就隻能盡量精準地表述出每個招式的各個段落,讓舅把姿勢擺對了之後再自行串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