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發病特點和確診要點
農村中老年人出現的“老花眼”這一情況,是由於睫狀肌作用減弱,晶體硬化,眼睛的調節作用慢慢減退。這種過程一般40歲左右開始,且隨年齡增長,愈來愈加劇。覺得看書報時慢慢變得不清晰,假如把它放遠一點就會好一些,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是放得再遠,也仍然看不清楚,這時隻好配一副合適的老花鏡。
3.醫治準則
老花鏡是一種雙凸透鏡,利用它來補充老人調節力的不足。一般,年齡與老花鏡的度數有以下的大致規律,45歲用工屈光度(即眼鏡公司說的100度,但這種說法是不對的),50歲用2屈光度,60歲用3屈光度,往後老花鏡度數不再變化。
配老花鏡也得上醫院驗光。老人驗光不必散瞳(由於老人的調節作用很弱,甚至沒有了,要小心有人散瞳可能激發青光眼),驗光確定有無近視、遠視、散光,測出多少屈光度,然後按以上規律試你的老花鏡度數。譬如你原來就有近視3屈光度,你現在是50歲,按上述規律你的花鏡是2屈光度(+2.00屈光度),那麼你現在應該配的老花鏡度數是-3.00屈光度加+2.00屈光度,即-l.00屆光度,一副近視1.00屈光度的眼鏡就是你的老花鏡。又假如你原來是遠視2.00屈光度(+2.00屈光度),現在60歲,按規律老花鏡該3屈光度(+3.00屈光度),那麼你現在應該戴+2.00屈光度加+3.00屈光度,即+5.00屈光度,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近視花得晚,遠視花得早的道理。
具體配鏡時還要考慮你的實際工作情況,假如你是近距離工作的,度數可適當大些。相反,則可以適當減小些。此外配鏡時如能保留其1/3的調節力,那麼在戴花鏡看書時不僅持久,而且舒服。
十九、老年性癡呆病患者治療和護理
1.病症概說
相對而言,農村地區患老年癡呆症的老人不如城市多,這可能與農村中老年人活動多,交往多有一定的關係。老年性癡呆不單純是精神障礙,而是伴有身體疾病的身心兩方麵大大衰退的老年病。因此在醫治老年性癡呆時,不要忘記考慮身體方麵的情況。治療癡呆患者的病情至今尚無特效藥和特殊療法,主要是盡量減輕發病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身體及精神症狀,在日常生活中對病人加強護理。
2.醫治準則
在治療中,特別注意以下幾條原則:
(1)確診特殊病因,努力治療,使之恢複,不要失去信心。要認識到,無論患有多重的癡呆也包含著可逆部分。不要給病人以新的心理壓力。
(2)治療並發症,如,心肌病變,腦動脈硬化,肝及腎髒的障礙等。
(3)要掌握好鎮靜劑或治療精神病藥物的藥量。這些藥物有很強的嗜睡副作用,容易造成意識混亂,昏睡狀態,或造成腰軟之類的失調症,導致病人很容易跌倒,需要特別注意。
(4)對老年性癡呆,關鍵在於早期治療。在病情還沒有發展時,對各種症狀製定對策,按不同病情,進行適當護理。
3.家庭護理
除一部分癡呆病患者需住醫院外,絕大部分都可住在家中。因此應積極采取社會性對策,比如在地區設立老年人顧問處,並以此為中心,成立精神、內科等組,配合綜合醫院及其他醫療機關,老人福利機關等進行工作,最好能建立以家庭巡訪治療為中心的地區老年人醫療網。日本設有專門的老年性癡呆病療養院,還推行了“癡呆老人保險”業務,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二十、婦女更年期病症
1.病症概說
簡單地說,婦女45~55歲,即由壯年到老年的過渡時期,稱為更年期,它是婦女生殖功能逐漸衰退直到最後消失的過程。這個時期長短不一,可由幾個月到數年,多數人在這個階段沒有任何臨床症狀,或者症狀很輕,並不影響身體健康及正常工作與生活,但也有少部分人適應不了這一過渡時期的生理變化,便出現了很多症狀,以致成為一種疾病,就是人們常說的更年期綜合征。
2.病征特點及確診
更年期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絕經,絕經就是指月經不再來潮,對婦女來說,常常把絕經看作更年期的信號。根據絕經的時間,又把更年期分為絕經前期、絕經期及絕經後期三個階段。
絕經前期是指月經停止前,卵巢功能開始衰退的階段,臨床表現一般為月經周期逐漸延長,沒有規律;月經量逐漸減少。
絕經期是指月經停止,一般認為年齡在45歲以上,停經已達一年者,此時卵巢內分泌活動尚未完全消失。
絕經後期是指月經停止後,至卵巢功能完全消失的時期,此為進入老年期之前的階段,卵巢功能消失時,即是婦女老年期的開始。
由於每個婦女體質情況不一樣,故更年期究竟從什麼時間開始,是很難肯定的。一般地說絕經前期開始於45歲左右,持續2~4年即進入絕經期。絕經後期約持續6~8年。也有一些例外的情況,如有的婦女在40歲以前月經就閉止了,這稱為“早絕經”。還有的婦女55歲以後月經才閉止,這稱為“晚絕經”。以上均屬於正常生理改變而出現的更年期。
假如生育年齡的婦女,由於卵巢癌瘤或盆腔病變,手術切除了卵巢,或因病作放射治療,卵巢功能受到破壞,也可造成月經停止。上述情況稱為“人工絕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