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用心生活(1)(2 / 2)

聽到此言我笑得幾乎把車開下公路。父親承認:“有時確實會數錯。不過這不成問題,隻要轉7次,就沒問題了。”

我忍不住問:“你有沒有轉11次的時候?”

“沒有。”他說,“如果第7個彎拐錯了,我們就幹脆回家。人生中已經沒有什麼事情重要到不可以拖到明天。”

母親從來沒出過交通事故,但是一天晚上她把車鑰匙交給我,說決定以後不再開車了。那是1999年,她剛剛年滿90歲。此後她又活了4年,父親也於次年隨她而去,時年102歲。

我一直很想念他們,有時我常想為什麼我們家的人都如此長壽,是因為他們慣於步行,還是因為他們從不左拐?

玩轉你的86400秒

周偉強/文

請問,如果每天都有86400元進入你的銀行戶頭。而你必須當天用光,你會如何運用這筆錢?

天下真有這樣的好事嗎?

是的,你真的有這樣一個戶頭,那就是“時間”。每天每一個人都會有新的86400秒進賬。那麼,麵對這樣一筆財富,你打算怎樣利用它們呢?

首先,讓我們來做一個關於時間管理總體水平的測試。

下麵的每個問題,請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實地給自己評分。計分方式為:選擇“從不”記0分,選擇“有時”記1分,選擇“經常”記2分,選擇“總是”記3分。

1.我在每個工作日之前,都能為計劃中的工作做些準備。

2.凡是可交派下屬(別人)去做的,我都交派下去。

3.我利用工作進度表來書麵規定工作任務與目標。

4.我盡量一次性處理完畢每份文件。

5.我每天列出一個應辦事項列表,按重要順序排列,依次辦理這些事情。

6.我盡量回避幹擾性電話、不速之客的來訪,以及突然的約會。

7.我試著按照生理節奏變動規律曲線圈來安排我的工作。

8.我的日程表留有回旋餘地,以便應對突發事件。

9.當其他人想占用我的時間,而我又必須處理更重要的事情時,我會說“不”。

結論:

0~12分:你自己沒有時間規劃,總是讓別人牽著鼻子走。

13~17分:你試圖掌握自己的時間,卻不能持之以恒。

18~22分:你的時間管理狀況良好。

23~27分:你是值得學習的時間管理的典範。

知道了你自己的時間管理方麵的總體水平,接下來,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時間是如何被浪費掉的。

浪費時間的原因有主觀和客觀兩大方麵。這裏,我們來分析一下浪費時間的主觀原因,因為,這是一切的根源。

1.做事目標不明確。

2.作風拖拉。

3.缺乏優先級,抓不住重點。

4.過於注重細節。

5.做事有頭無尾。

6.沒有條理,不簡潔,簡單事情複雜化。

7.事必躬親,不懂得授權。

8.不會拒絕別人的請求。

9.消極思考。

一項國際調查表明:一個效率糟糕的人與一個高效的人工作效率相差可達10倍以上。

看來,人人都需要掌握時間管理的方法和理念。

那麼,什麼是時間管理?

所謂時間管理,是指用最短的時間或在預定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好。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組數據,雖然這些數據來自美國,但對我們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人們一般每8分鍾就會受到1次打擾,每小時大約7次,每天50~60次。平均每次打擾用時大約是5分鍾,總共大約4小時。50%~80%的打擾是沒有意義或者極少有價值的。

每天自學1小時,7小時一周,365小時一年,一個人可以像全日製學生一樣學習,3~5年就可以成為專家。

一個人如果辦公桌上亂七八糟,他平均每天會為找東西花一個半小時,每周要花七個半小時。

善於利用時間的人不會把時間花在需要的事情上,而會花在值得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