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格局(1 / 2)

一個格局不大的人,這是自序中頭一條對自己的評價,那麼什麼是格局呢?

格是對認知範圍內事物認知的程序,局是指認知範圍內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合起來稱之為格局。不同的人,對事物認知範圍不一樣,所以說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樣。

其他解釋:格,就是指人格;局,就是指氣度、胸懷。

以上是從網上搜索得知。

格局怎麼產生的呢?你當前所經曆的一切,最終形成你現有的格局,格局可以改變,就像命運可以改變一樣。

你到過的地方,遇到的人,說過的話,經過的事,做過的每一個決定,你的所有遭遇終將形成你現有的格局。

卡耐基說:“如果我們想交朋友,就要先為別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時間、體力、體貼、奉獻才能做到的事。”

奧黛麗·赫本說:“若要有優美的嘴唇,要講親切的話;若要有可愛的眼睛,要看到別人的長處;若要有苗條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給饑餓的人;若要有美麗的頭發,讓孩子一天撫摸一次;右要有優雅的姿態,走路請記住行人不止你一個。”

馬雲說:“不管你的公司在哪裏,有時候你的心在哪裏,你的眼光在哪裏更重要。”

我說:“中華的傳統美德,就是最好的詮釋,修身、齊家、治國。”

大學開篇講“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正因為每個人對萬事萬物的看法不同,才造就了自身的格局,想要改變當前的格局,就要不斷的獲得知識,通過獲得知識,從而獲得對萬事萬物的認知,通知改變對萬事萬物的認識,來改變自身格局的大小。

世界上最廣闊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心,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把一棵樹種在花盆裏,不管你怎麼施肥、澆灌,不管精心照料,它永遠不會長大,因為它所在的空間,局限了它的生長,不管它怎麼長,還是那麼大。如果把它種在大地上,它有了足夠的生長空間,它會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電視“士兵突擊”裏,從許三多入伍,高連長就不喜歡許三多。一個看見坦克炮筒從麵前過,做出雙手投降動作的兵,就不是個好兵。從這一個動作上,許三多就在高連長心中建立了不好的形像。後來七連解散,留下高連長和許三多看守營房,在經過和許三多單獨相處的時間裏,改變了對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