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爾斯,美國人,現代實用電報機的發明者,為人類通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莫爾斯1791年出生於馬薩諸塞州的查理鎮。父親是一位教師兼地理學家。小時候的莫爾斯非常喜歡繪畫和雕刻,這後來成了他的職業。1810年,莫爾斯畢業於耶魯大學。1811年,他留學歐洲,在英國皇家學院研究藝術。1815年回國,1826~1845年擔任國立圖畫院首任院長,在美國藝術界很有影響。然而,一次偶然的經曆卻改變了莫爾斯的後半生。
1829年,莫爾斯相繼訪問歐洲各國,直到1832年才結束訪問。就在從歐洲返回紐約的“薩利”號郵船上,莫爾斯遇到一件平常卻又足以改變他一生的事。一天午飯後,幾個旅客坐著沒事,在一塊兒閑聊。一個叫傑克遜的青年醫生向大家展示了一件奇異的馬蹄形的鐵塊,上麵密密麻麻地繞著一圈又一圈的絕緣銅錢。當傑克遜使銅錢通電時,馬蹄形鐵塊立即有了磁性,把放在下麵的鐵片輕而易舉地吸了起來;一斷電,馬蹄形鐵塊便立刻失去了磁性,鐵片又落到了桌子上。
莫爾斯覺得這個新鮮玩意兒太有意思了,但他對電磁學方麵的知識卻一無所知。於是他充滿好奇地問傑克遜:“傑克遜醫生,電流通過導線的速度是多少?”
“電流的速度是極快的。早年富蘭克林在進行電學實驗時,讓導線通過一條大河。當他使導線通電時,對岸另一端的導線同時冒出了火花。你說快不快?”其實傑克遜醫生對電流的速度也僅僅是感性認識,並不知道電流的速度到底是多少。
但傑克遜的這句話卻引起了莫爾斯的無限遐想。他想到了當時的信息傳播手段,心想:如果能借助電流來傳播信息,那該有多快啊。莫爾斯又想起了在法國看到的信號機。這種信號機是法國人恰培兄弟在1794年發明的,曾在巴黎和盧森堡之間使用過。可是這種信號機每次隻能傳訊幾英裏,遠距離傳送時,隻能將許多信號機組合起來,一旦某台信號機出現故障,就會全線癱瘓,使用極不方便。
“可不可以吸取這種信號機的優點,用電流來傳遞電磁信號呢?”一個大膽的念頭在莫爾斯腦海中出現了。思想的火花一旦點燃就難以撲滅。莫爾斯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要進行實驗,把這個想法變為現實。”
回到美國以後,他立刻行動起來,購買了許多電磁學方麵的書籍,認真學習研究。他甚至辭去了繪畫教授的職位,專心進行電報機的研製工作。他購買了許多實驗設備,把畫室變成了實驗室,開始過足不出戶的生活。一晃三年過去了,莫爾斯卻一無所獲。在實驗進行到第四個年頭,莫爾斯的生存出現了問題,不得不靠出賣自己以前的藏畫度日。後來,他隻得重操舊業,白天花一定的時間去大學裏教繪畫。
1837年,莫爾斯的研究終於有了一定的成果。這年的9月4日,莫爾斯發明了一架能夠在500米範圍內有效工作的有線電報機。接著他又發明了一種繼電器,以減少電流的能量損失。這也使得長距離的電報通訊有了可能。1838年,莫爾斯在紐約進行了距離為16英裏的電報公開演示,取得了成功。這次成功,更加激發了莫爾斯的鬥誌。但由於經費的限製,遠距離的線路無法架成,研究也就受到了製約。
1844年3月3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為研製長距離電報機的撥款議案。有了財政支持,長距離的電報機和輸送電路很快就建成了。1844年5月24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莫爾斯在華盛頓和距離100公裏以外的巴爾的摩市發報取得了成功。這是曆史上第一份長途電報,電文是:“上帝創造何等的奇跡!”
其實,創造奇跡的正是莫爾斯本人!
莫爾斯的電報機後來又經過不斷的改進,傳送的信息更加準確、快速,並很快被世界各國采用。電訊技術的發展,大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其更快地進入了第二次科技革命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