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血性狼道(9)(1 / 3)

創新是企業成長的動力和跳板,任正非曾說過:“不創新是華為最大的風險。”這是他對華為創新的肯定。華為的研發能力與國外同行相比差距很大,有人據此認為華為沒有必要創新。但任正非深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因此他要求公司從上到下樹立起創新意識,從公司的最高層一直到研發總部,不斷營造和倡導創新的氛圍。在這樣的環境裏,研發人員沒有太多的束縛和限製,能夠放開思路大膽地設計和創造。任正非還明確指出:“沒有創新,要在高科技行業中生存下去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個領域,沒有喘氣的機會,哪怕隻落後一點點,就意味著逐漸死亡。”創新是企業生命活力的體現,正如華為研究室牆上的標語所寫:“新產品在我們手中,質量在我們手中,企業美好的明天在我們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正是由於華為等一批國內通信公司的成長以及一大批國產先進通信產品的問世,才使得西方的通信巨頭改善了服務、降低了價格,僅移動蜂窩設備就從每載頻5萬美元降至1.5萬美元。華為的創新意識是華為成功的基石,也間接為國家節約了數百億元的采購成本。

在任正非的耳提麵命之下,客戶的需求已經開始成為華為創新的動力。2005年2月,華為以全球無線通信設備製造業快速成長者的身份出席了在戛納舉行的3GSM盛會,會上華為代表以“創新、質量、成本的平衡”為主題作了精彩的發言。在發言中,華為首次提出:創新必須以降低客戶生命周期成本(TCO)為目標,以提高網絡質量為標準。在堅持基於客戶需求的創新理念的基礎上,華為還提出了快速建網的分布式UMTS基站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主要圍繞各大通信運營商“降低站點獲取難度,節省TCO”這一核心需求展開,遵循CPRI標準,采用分布式方案,將基站按照功能單元分解成基帶和射頻單元,無須機房,節省站點資源,並且可以降低TCO達30%以上。這是對傳統基站建設模式的創新,提升了3G網絡的盈利能力。該方案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各界的強烈反響,獲得了各大通信運營商的一致好評。

創新對於一個高新技術企業而言,幾乎都是指科技創新。不可否認,科技創新的確是技術企業發展的核心,但企業文化的塑造,以及對各種各樣的管理實踐概念賦予新的意義,並推陳出新,這也是十分必要的。科技創新十分重要,是企業的基礎和根本,可對於企業而言同樣重要的還有經營管理的創新、營銷的創新、企業文化的創新等等。

任正非一方麵讓華為每年持續提取大於銷售收入的10%用於研究開發,繼續把最優秀的人才派往市場與服務前線,通過技術領先獲得利潤,又將利潤用於研發,帶動更多的突破。另一方麵,他還提出了與國際接軌的管理目標,並請來IBM的管理顧問在公司研發、生產、財務、人力資源等方麵進行長期合作,華為在企業的職業化、製度化發展中取得長足進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內部管理開始走向規範化。

在創新的方式上,任正非主張有重點地集中力量,各個擊破;主張團隊作戰,不讚成個人英雄主義。他曾經多次在內部會議上說過:

“華為知道自己的實力不足,我們不是全方位地追趕、而是緊緊圍繞核心網絡技術的進步,投注全部力量。我們要緊緊抓住核心網絡中軟件與硬件的關鍵中的關鍵,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集中優勢兵力的戰略,為確保華為創新的成功提供了方法保障。

創新是無處不在的,企業的創新包括從理念創新到產品創新,從內部管理機製創新到客戶服務創新,管理者應該鼓勵這種積極的嚐試。現代企業一個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專業化對員工和企業本身的深遠影響,隨著分工越來越精密,這種影響也會越來越強。也就是說,一個成熟的組織必須要能夠持續不斷地創新,要能夠打破傳統的嚴格的部門分工界限,這樣才能夠使企業的員工時刻處於一種活躍的狀態,使企業能夠始終保持活力。

創新是學問、是技術、是工作,但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生觀、一種生活勇氣。通過技術創新,華為奠定了國產通信製造業龍頭大哥的地位;通過管理以及文化創新,華為的企業競爭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任正非賦予華為永不停歇的創新精神,使其能夠緊緊跟隨市場的變化,在殘酷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51.奉獻之道,舍得之間

華為的奉獻精神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為華為人奉獻自己的價值,使自己的團隊更加卓越;第二層次是為自己的客戶奉獻價值,一方麵通過自己的產品為客戶創造價值,另一方麵華為采用了“營銷十谘詢”的模式,為客戶提供電信運營解決方案;第三層次是要為整個社會奉獻華為的價值。

組織中人與人之間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有人認為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因為組織裏存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有人認為是合作關係,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合作的,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崗位不同承擔著不同的任務和責任。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在團隊中主動奉獻,即使能力再強,也隻會變成團隊進步的阻力。所以組織內的部門與部門、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奉獻關係,組織才能夠成為高效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