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通盤的打算(1 / 2)

“文天祥是個儒生,沒有作戰經驗,但卻出語驚人。”謝皇後對賈似道到,“現在,文天祥組織軍馬,他是準備抗戰的。”

“皇後,如果說去合州,臣願意前往。”賈似道到,“早幾日,我和留夢炎丞相談及此事,現在,蒙古軍隊以往之所以能所向無敵,一是靠蒙古鐵騎披堅執銳,二是靠出奇致勝。此次蒙哥汗親征四川,鐵騎在水鄉不能展其所長,四川一帶,限以大山深穀,扼以重險薦阻,迂以危途繚徑。我方乘險以用奇則難,敵方因險以用奇則易。況且雙方力量懸殊,我方的戰略意圖明顯暴露。現在,我有一個通盤的打算。”

“說說看吧。”謝皇後看一眼賈似道,“有什麼良策?”

“有。”賈似道看一眼身旁那些仆地的臣子,他抬起頭,“堅壁清野以待之,那些蒙古人無擄掠以為資,無俘獲以備役。以有限之力,冒無限之險,雖有奇謀秘略,無所用之。”

“賈丞相的話是有道理的,我知道他所說的情況一定會變為現實的。”留夢炎雙手持笏,輕咳一聲說,“蒙哥大軍在進入合州地界以後,現在完全喪失主動,兵勢滯遏難前。大軍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我知道賈大人善於總結曆史經驗,尊賢使能,尊主庇民,懇請皇後把用人的重點轉向天下大賢,那就是賈大人。”

“是。”眾臣附和。

“賈丞相。”謝皇後微笑一下,“向你們詢問古今治亂興亡之道,現在,我知道也是難得的人才,隻是文天祥現在民眾威望在與日俱增,我希望你將他留在自己身邊,協助自己幹一番事業。”

“不。”賈似道笑了一下,“如果我答應了皇後的要求,那麼,我的一些布置或者是設想,不能實現的。現在,我是想廣延四方之士,也知道朝庭表現得求賢若渴。多年來我一直積極招納人才,現在四方人才如潮似湧地流入我的幕府之中。我朝現在改革政治,我本人也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乃我平生誌向。是的,要想平治天下,就離不開有真才實學的大儒;要想治理好我大宋朝,必須實行孔孟的聖人之道。我網羅人才,廣招天下英俊,講論治道的用人方略及施政方針。當然,現在,世人稱道的是皇後的愛民之譽,如此,皇後好賢之名迅速傳遍天下,人們爭先恐後地推薦自己了解的人才,一批有識之士迅速雲集到我的王府。我想覲見皇後公開宣布以後我們要以儒學安天下、治天下。能用士而能行中國之道,則可以為中國之主。士於此時而不自用,則吾民將成為斧鉞之質,土野之糞,將會無遺類矣。典章、禮樂、法製、三綱五常之教乃治亂之道,係乎天而由乎人。以馬上取之,不可以馬上治。我不敢奢望自己一個就能打敗蒙古人,但我期求的是糅合各方兵力,製定一代之法。象文天祥那樣的人,我知道其中不僅有滿腹經綸、名聞天下的學者,而且有精通兵法戰策、治國之道的謀士,我說過了,天下可以馬上得之,不可以馬上治之。用武力奪取天下,用儒學和漢法治理天下,但是,今民生困敝要想救焚拯溺,宜不可緩。盍擇人往治,要其成效,俾四方諸侯,取法於我,則天下均受賜。現在,要對地方管理機構的改革,對以權謀私、違法亂紀行為進行整頓。調整賦稅政策,減輕經濟剝削,這是實行德治、仁政的主要政策之一。我還設想推行貨幣改革的製度,積極發展商業,促進經濟文化交流。行於野民安其樂,出於途商免其露處;觀民俗則庶而有教,察軍誌則又知夫怯私鬥而勇公戰。威行惠布,陽開陰肅,內外修治,略無遺策,河遠流潤。現在,我朝兵力虛弱,城郭蕭條,不見人跡。殘民往往鼠伏山穀間,相與捋草實,啖野果,以延旦夕之命。強梁嘯聚,伺隙相攻。如果運用各方力量去抗擊蒙古人,既增加了人民的負擔,又削弱了部隊的戰鬥力。忽必烈果斷地分派諸將到諸州去戍守。奏割河東解州鹽池以供軍食,立宣府於京兆,屯田鳳翔,受鹽入粟轉漕嘉陵。夏,遣王府尚書姚樞立京兆宣撫司,以孛蘭、楊惟中為使,關隴大治。現在,可以讓文天祥那些人勸農使,督民耕植,如果那些文人能把我大宋整頓得煥然一新,改善了政治,繁榮了經濟,也會為我去抗擊蒙古人起到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