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露鋒芒寶刀冷月,聞傳言獨上呂梁(1)(2 / 2)

楊銘腳踏馬步,左臂橫胸,右手持刀,擺了個“蓄勢待發”的架勢,雲博瀾也擺了個架勢。楊銘前跳一步,喝一聲:“納命來!”一刀照頭斫下,正是劈風刀法的起步招式“盤古開山”,雲博瀾橫刀一架,順帶往下傾斜一引,楊銘翻刀橫劈,雲博瀾卻使一招“海底撈月”,他出這招是因為楊銘勢必要落地。楊銘身體在空中一個側翻,接著又一刀斫下,使出個“風點頭”,雲博瀾手腕一翻,單刀直上,正是一招“關平獻印”,這一招來得非常淩厲,楊銘眼疾手快,伸掌在雲博瀾的八卦刀上一拍,把這一招化去。雲博瀾順勢就化為一招“鐵索橫江”,楊銘急一個“彎腰插柳”躲過這招,手肘抖沉,使出個“夜叉探海”來,雲博瀾腳踩八卦步,一手按刀,刀口往下,使個“金鎖墜地”直砍楊銘手臂。楊銘猛地抬刀,刀背仍是朝上,是一招“龍抬頭”。兩刀相撞,“當”的一聲脆響,兩人虎口各自一麻。

雲博瀾笑道:“劈風刀法,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嘛。”楊銘也笑道:“你用的也不是八卦刀法。”雲博瀾一怔,道:“你看出來了?”楊銘道:“就你那人人都會使的招數,根本用不著劈風刀法。”原來雲博瀾剛才有意想試劈風刀法的招式,因此所使的招式中隻有幾招才是八卦刀法中的招式,而楊銘看出了他的用意,是以他出的招式中也並不全是劈風刀法的招式。雖然如此,但是雲博瀾剛才所使的招式精妙,可見他在刀法上的造詣不低。雲博瀾道:“那你可要看好了。”身法一變,“夜戰八方”、“進步揮刀”、“回身推刀”、“並步劈刀”,陡的使出四招,都是正宗的八卦刀法招式,楊銘當下也使出劈風刀法,使出“海底撈月”、“抱虎歸山”、“閉門鐵扇”、“轉身劈刀”四招來。八卦刀法的特點是身法、步法、刀法互相配合,步走八卦,身轉靈活,它的招式中往往忽進忽退,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推、拉、劈、撩、紮、抹、分、截,用法多變,於是生出千變萬化的招式來。而楊銘所使的劈風刀法則是後發先至,以賓勝主,敵進則我守,敵退則我攻,尋隙而攻,擊敵軟肋,並沒有特定的一套打發。所以雲博瀾進一步時楊銘便退,雲博瀾退時楊銘便進。

雲博瀾的身姿如遊龍,似飛鳳,腳步始終站在坎、坤、震、巽、乾、兌、艮、離八個方位,“推刀轉環”、“拉刀平紮”、“轉身截攔”一招一招而來,都是八卦刀法的正宗路數。楊銘的劈風刀法來去如風,時嫩時老,進時如猛虎出山,如蛟龍出海,退時如風雲變幻,不知虛實。他本來對劈風刀法還有許多不解之處,經過清風道長的指點,已經體會到其中精妙,能隨心所欲的使出來了,再加上修煉了“混元玄功”,內功大進。

楊銘和雲博瀾鬥了五六十招,兩刀不時相撞,發出陣陣震耳之聲,兩人身邊各卷起一股勁風,把泥土雪花都卷了起來,打得異常激烈。雲博瀾把一套六十四招的八卦刀法堪堪打完,發現楊銘竟然絲毫不落下風,不禁有些吃驚,楊銘的刀法中的有些招式也是勢如猛虎,難以抵擋,有些卻是柔弱無物,你進他退,空耗力氣。令雲博瀾吃驚的不但是楊銘的招式精妙,更是楊銘的內力雄厚,要知道他的八卦刀法何等淩厲,每一刀中都包含相當的內勁,武功稍好的人都接不了十招就雙臂發疼。雲博瀾心中暗想:“劈風刀法果然名不虛傳,一年未見,這小子的武功也增進了許多。”

楊銘見雲博瀾又使相同的招式,知道他一套完整的打法已經用完,見他又使一招“鐵索橫江”,楊銘手法一變,使出個“雲龍三現”來,這一招是劈風刀法中很精妙的招式,一刀化三,虛實不定,不知道要打哪裏。雲博瀾腳站坎位,變為一招“門橫鐵閂”,按常理來說對付使用虛實不定的招式時,往往是指東打西,因此雲博瀾用這一招既攻對方要害,又封住了對方的退路,實在是相當厲害,誰知楊銘卻不攻不守,趁機占據了他剛才騰出來兌位,雲博瀾一驚,這麼一來他就不得不退步艮位了,楊銘大喝一聲,三刀連砍,一招“長江三疊浪”打來,這一次都是實招,雲博瀾硬接下來,但覺虎口發麻,不由自主的又退一步。楊銘左腳踏出,正是中宮位置,又喝一聲,使一招“四夷賓服”分砍四個方向,正好是雲博瀾想站的地方,雲博瀾又吃了一驚,不得不往後跳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