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前先來介紹一下張舍的兵力狀況。說起來張舍還是有些才能的,他與陳友諒有一拚。但他生不逢時,即使他曾經在張士誠的手下混過,甚至還算不錯,但他的對手與張士誠的對手不同。那時的朱元璋隻是一方豪傑,傾城而出也不過十幾萬而已,而且對手不是一個,大家在兵力上平分秋色。就看誰的個人能力更強,領導魅力更厲害。而現在的朱元璋已是國家的統治者,全國有幾百萬兵力可以供他調遣。
張舍三萬多人的彈丸小國,要人沒人,要錢隻占著江西一隅,民心更是無從談起。他有什麼資格與朱元璋爭奪天下。真可謂螳臂當車自不量力。但是人性的貪婪使他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幾年的皇帝生活使他更加迷戀那種呼風喚雨的超爽感覺,也使他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最終也隻能是做了對方的磨刀石。
他的軍隊大部分是步兵,騎兵不過兩千。猛將到有幾員,分別是虎王張耳,豹王李振,熊王李秉,獅王蔣文。張耳負責宜春,李振負責萬載,李秉負責蘆溪,蔣文負責分宜。張舍的小朝廷設在宜春,因而宜春兵力最多,但也不過一萬,其他三地各有七八千。
張舍之所以選擇宜春作為自己的都城是因為宜春有著悠久的文化底蘊,他也附庸風雅,夢想著拉攏文人,為他的大周王朝做準備。這是他與陳友諒唯一的不同之處,其實說起來他也是沒有辦法,因為宜春的閣皂山是他的老巢,更是他的根據地,他的幾個將領都是宜春人。
閣皂山俗稱葛嶺。是武夷山西延的支脈,逶迤綿延二百餘裏,峰回巒複,古竹蒼鬆,霞蒸雲蔚,引絮含煙,號稱“清江碧嶂”。張舍一直保留著山上的大寨。這個大寨建的好,東西北三麵是懸崖峭壁,南麵蜿蜒十幾裏,出口卻隻有一條山路。張舍搬到宜春後,這裏仍保留著一千人守護著山寨。由此可以看出張舍也是絕頂聰明之人。但是性格決定命運,成功靠得不是一個人的智慧還有個人魅力。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他僅僅有了小小的閣皂山這個地利,而且還是對於他占山為王來講的,至於竊取大寶,那就差之千裏了。至於天時,大明如早晨之朝陽,正是蒸蒸日上之時。
其他三地無險可據。
大軍很快攻克萬載、蘆溪、分宜。長矛直指宜春。
潰敗的士兵全部湧進宜春,三員大將竟然無一折損。這仗打得有技巧,其實也沒啥好奇怪的。看看朱元璋的領兵大將就知道了,那是北伐時立下赫赫戰功的傅有德。當年傅有德領著幾萬人在北元境內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凶悍的元軍對他是又恨又怕。一聽到傅有德的名字,可以說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最後成就了傅友德七戰七勝得輝煌戰績。而這些動物之王(虎王、獅王、豹王、熊王)以往麵對的是缺乏野戰經驗的地方部隊。靠著人海戰術還能勉強取勝,現在碰到傅有德,獅王隻能吼叫,豹王隻能逃跑,熊王更是變成了狗熊。哪有不敗的道理。現在四王帶著殘兵敗將齊聚宜春城,城裏的兵力一下有一萬人變成了兩萬人。
傅有德其實隻帶了一萬兵馬,這就是名將的氣勢,不到半月連下三城。雖然對手是嚇跑的,但戰績不能磨滅,必定也是人家的能力在哪呢,要是來個四王這樣的,說不定早掛了。
到了這個地步,張舍還能看不透嗎,趕忙讓熊王領著五千人馬先撤回了閣皂山。為自己鋪好了後路,他親自領著另外敗回的三王駐守宜春城。
傅有德並沒有把宜春放在眼裏,而且臨行前朱元璋有交代:“一定要打出大明朝的氣勢。”這個氣勢可不是一下就攻克算完,你要玩出點花樣來,讓天下人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