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漢斯·布利克斯:漩渦裏的老外交家(1 / 2)

漢斯·布利克斯1928年6月28日生於瑞典的烏普薩拉。父親是一位語言學教授,鄰居們介紹說,布利克斯家的牆是粉紅色的,掛著綠色的百葉窗,家裏有一台鋼琴和祖傳的油畫。年輕的布利克斯學習過英語、法語和德語,並於18歲那年進入烏普薩拉大學。

後又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1956年至1958年任世界自由與激進青年聯合會主席,195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布利克斯進入瑞典外交部工作,在那裏,布利克斯遇到了科蒂斯,平淡而又甜蜜地相戀、結婚並生下兩個孩子。直到退休為止,科蒂斯一直在瑞典政府工作,負責北極和南極事務。

作為一名聯合國老兵,布利克斯親身經曆了南非政府上個世紀90年代初自願解除核計劃的全過程,對核查製度了如指掌,他知道真正的解除武裝意味著什麼。

1981年,布利克斯在卸下瑞典外交部長職務後不久被任命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整個20世紀80年代,布利克斯和該機構的核查隊伍一直在伊拉克開展工作。

1991年至1998年,布利克斯率領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小組和特委會專家們一起參加了對伊的武器核查工作。美國對他頗有微詞,但總體上看,那時的美國官員認為,布利克斯工作十分勤奮,加強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核計劃的監督工作。

最近美國國防部責成中央情報局寫一份報告,分析布利克斯作為前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為什麼沒有從以前的核查中找出伊拉克的違禁武器,中央情報局的報告總結說,布利克斯是個一切以書為證的律師,照章辦事,他以前在伊拉克的核查受製於他的聯合國官員身份,沒有突破。

1999年12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284號決議,決定成立監核會來取代前特委會履行對伊武器核查、監測的職能。隨後,美英兩國提名與布利克斯同為瑞典人的羅爾夫·埃克烏斯為監核會第一任主席。埃克烏斯曾於1991年至1997年間擔任聯合國特委會第一任主席,對伊態度較為強硬。但俄、法、中三國反對這一提名,認為這將使伊拉克對監核會采取更加抵製的態度。

2000年2月,正在南美洲度假的布利克斯突然接到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電話,邀請他擔任這一職務。

聯合國安理會在給伊拉克最後一個遵守聯合國決議、避免戰爭的機會的同時,也授予了對伊武器核查小組更大的權力,而該小組的負責人———聯合國對伊拉克武器監測、核查和視察委員會主席漢斯·布利克斯也一夜之間成了舉世矚目的人物。

2002年11月18日,聯合國對伊武器監測、核查和視察委員會(監核會)主席布利克斯飛抵巴格達,這是這位74歲的瑞典老人2000年3月就任監核會主席以來第一次登上伊拉克國土履行職責。在未來幾個月的時間裏,布利克斯在未來幾個月的時間裏,布利克斯將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如果說美國總統布什已經將手中的槍對準了薩達姆的話,布利克斯可能就是這把槍的扳機。

11月16日,布利克斯在巴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不敢保證現有武器核查人員中一定沒有“間諜”,但如果他發現手下任何一位工作人員真是哪個國家的“臥底”的話,那麼他和監核會將毫不猶豫地將其清理出去。分析人士說,在武器核查展開之前,布利克斯作此表態,無非是想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伊拉克的顧慮,使武器核查得到伊方的支持並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