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弗洛伊德

出生地:捷克摩拉維亞

生卒年:1856—1939年

曆史評價LiShiPingJia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奧地利醫生,精神病學家,心理學領域的新學派——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弗洛伊德在人類行為學方麵提出了不少革命性的、頗有爭議的觀點。他還為治療行為方麵的疾病建立了一套新的體係。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維亞洲弗賴堡(現屬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是猶太人。他起初的名字是西吉斯蒙德(Sigismund),再加上一個猶太字所羅門(Solomon),但是17歲那年改為西格蒙德(Sigmund)。

弗洛伊德3歲時全家遷居維也納。父親雅各布·弗洛伊德的前妻生的兩個孩子比西格蒙德大20歲左右,他們沒有去維也納,而是移居到英國的曼徹斯特。西格蒙德是他父親與後妻生的長子,下麵還有兩個弟弟和五個妹妹。它的早年生活是在極度貧困中度過的。

青年時代,弗洛伊德對一般的哲學和人道主義問題很感興趣,但是,他覺得必須有一種嚴格的科學訓練來約束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因此,在一個猶太慈善機構的資助下,他於1873年進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

弗洛伊德從事大部分研究工作的生理實驗室主任是恩斯特·馮·布呂客,他是一個要求嚴格的訓練者,一個在科學研究方麵無懈可擊的人物。他的人格對這位年輕的學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弗洛伊德發表的第一篇論文介紹了一向傑出的研究工作,他證明了低級動物的脊髓神經節細胞與高級動物的同一性,這在過去是一個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弗洛伊德的證明,對進化論是個有益的貢獻。不久以後,他又撰文描述了神經細胞的構造,從而為神經原的理論奠定了基礎,這也是現代神經學的基礎。就因為致力於這些重要的研究工作,弗洛伊德拖了2年時間才評到醫學職稱。即使在評定以後,他還是把自己的工作局限在實驗室裏。他不喜歡數學物理,它的工作始終在組織學方麵,既組織構造的研究。

接著,弗洛伊德開始用顯微鏡揭示人的神經係統的各種神經束。他在這方麵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延髓,也就是頭腦中最低級的部分。他終於理清了脊髓和小腦之間的種種聯係。然而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他對聽覺神經進行全麵徹底的研究,以及對腦神經感覺神經核與脊髓的感覺神經結具有相同的證明,後者是對進化論的又一重大貢獻。這些研究成果發表於1885年到1886年間。

——傳世佳言——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可能悔棋。

1882年,弗洛伊德愛上了他妹妹的朋友瑪爾塔·貝爾納斯。貝爾納斯比弗洛伊德小5歲,出身於漢堡一個頗有名望的猶太家庭,那時正住在維也納。弗洛伊德很快認識到自己必須幹一種比較實際的工作,而不是那種純粹的研究,於是就進了維也納醫院,當了一名住院實習醫生。他3年裏在醫院的各個部門都工作過,因此在醫學的各個方麵都得到了充分的訓練,但是他的興趣則在他的導師T.H.梅涅特所負責的精神病學方麵。在醫院實習期間,他發表過一些有關古柯堿的綜合性研究成果,引起了醫學界對這種藥物的注意。弗洛伊德發現古柯堿具有麻醉的特性,他向他的一些當眼科醫生的朋友建議,在治療眼疾時不妨可以用用。有一位名叫柯勒的醫生發表了這一成果,因而被譽為局部(古柯堿)麻醉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