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大潮的襲來,電台的受眾群受到了極大的擠壓,也給陽光的內心帶來了衝擊。他意識到自己不能永遠隻藏在電波的後麵,他希望能夠在組織執行類的工作中鍛煉鍛煉,以接觸到一個更加廣闊的平台。2007年,陽光離開了上海東方廣播電台,加入了同屬SMG旗下的“第一財經頻道”。剛到“第一財經”的時候,台裏希望他直接從主持人做起,但陽光考慮到自己對財經領域比較陌生,決定先從品牌推廣這一“幕後工作”做起。“短短幾年的時間,我們已經完全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整個世界的變化特別大,做品牌推廣活動,可以接觸很多人,也更了解一些尖端的或者商業世界的潮流”,在他看來,未來媒體的發展,主流方向一定是個人自媒體,而自媒體雖看似“草根”,實際上對一個媒體人的專業性以及眼界的要求更高。
品牌推廣的工作涉及媒介、公關、策劃、組織、執行等各個方麵,短短幾年的時間,陽光從一個單純的主持人曆練成一個全麵的“媒體人”。尤其是他所負責的第一財經品牌活動“第一財經商界精英高爾夫巡回賽”連續多年為球友奉獻精彩的高爾夫賽事,搭建了一個以球會友的交流平台,得到了高爾夫愛好者的廣泛好評,也成為媒體與高爾夫運動相結合的成功典範。
因球結緣,學習讓彼此距離更近
也正是“第一財經商界精英高爾夫巡回賽”品牌賽事,讓陽光與交大海外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策劃和推廣這一賽事的過程中,陽光結識了交大海外教育學院金融高爾夫俱樂部,而這個俱樂部是在學院“財富管理課程”平台建立起來的,會員超過200人,均為該課程11~14期的學員。
做賽事推廣多年,陽光見識過各色各樣的球隊,隻有交大海外金融高爾夫俱樂部給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金融隊隊員之間的熟絡和熱鬧是發自內心的,更少見的是,每一個隊員,無論是會長也好、理事長也好,大家都是平等的,並且都是非常樂於參與服務的人”,以陽光的經驗,一個賽事的成敗,預算是一方麵,關鍵在於執行,主要是看真正願意投入工作的工作人員有多少。很多比賽,參加的“大佬”很多,但真正願意做服務的人卻很少。“但如果大家都能像交大金融隊一樣放下身段,樂於奉獻,而不是隨便找幾個大學生或是實習生來做服務,那麼這個隊絕對會產生相當大的號召力”。
自從2013年11月參加交大海外金融隊的第一場比賽之後,陽光就陸陸續續參與了不下十場由交大海外主辦的賽事,他被這樣一個集體所深深吸引。有一天會長對他說,你過來做個副會長吧,他欣然答應。此時他已經開始主持第一財經頻道的新聞節目,他覺得,既然“自己對財經方麵的知識欠缺,就去交大海外學習吧,這樣一來大家彼此之間的距離就更近了”。於是2014年,陽光報讀了學院“財富管理課程”第17期班。
在陽光看來,“學習”其實無處不在,作為一名媒體人,可能永遠都要處於學習之中,每天都有新鮮的東西、無數的機會去學習,“但這樣的學習,對我來說僅僅是‘知道’而非‘知識’,就如我了解到了一個新鮮的東西,但如何去將其沉澱下來,與自己已有的知識體係相結合,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這就需要有老師來指導了。他們會以更加專業的研究、更有見地的分析角度,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在交大海外的學習亦如是。“因為學院的課程時長隻有一年,所以它的隨機應變性非常強,老師們會從當下發生的熱點事件的角度來解讀知識點,非常應景,或者說非常時尚”。
和他們在一起,激發我更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