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約翰森的高強度發球,安生是無能為力,也因此,如果他還想要爭奪這場比賽的勝利,那他就必須要保住他的發球局。
可他能做到嗎?
第一盤第二局,也是安生的第一個發球局。
“嘭!”
相比於約翰森的發球,在球速上,安生自然是比不過,但在穩定性,他卻是要強很多,關鍵的是,他還有角度與落點。
安生明白,麵對約翰森這樣的對手,他是必須要在發球上,打出足夠的角度,這樣才能讓他獲得一些優勢。
也果然,即便安生的這一記發球,已經是有了很高的質量,角度很叼,但約翰森還是選擇了很具有進攻性的接發。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一點,作為一個曾經使用過進攻性戰術的安生,到是很了解,那就是,在他能夠保證自身發球局不失的情況,他完全是可以在對方的發球局中,打得更為凶狠。
如此一來,即便是會因此而增加不少失誤,可一旦運氣來了,讓他連續打出了強勢的接發效果,那麼,他就可以獲得破發的機會。
更何況,在你打得如此凶狠的情況下,還能對你的對手,施加不小的壓力,同樣會迫使對方,不得不提高發球質量,從而造成更多失誤。
這也就是這種打法的優點所在。
當然,目前的情況,還是稍有所不同,因為約翰森的實力,是明顯占優,所以,他的接發成功率會更高,那自然,破發的概率也就更大。
不過,安生卻是早就意料到了這一點,且他也是從約翰森的動作上,提前預判出,對方會采取接發強攻。
所以說,麵對約翰遜的這一記強勢接發,安生是有所準備的,並且,他是不打算就此進行防守,反而是要直接進行反擊。
也就在這一拍,迎著約翰遜的接發,安生是用其正手,強行攻向了對方的反手位。
可因為實力較弱,安生的此次反攻,是有些勉強,但他好歹是成功了,且看樣子是打中了約翰森的軟肋,也因此是拿下了一記製勝分。
而下一球,過程的模式,幾乎是一樣。
安生保持了他的高質量發球,隨後,約翰遜是打出了進攻性的接發。
可就在下一拍,安生依然是選擇了直接反擊,且是直接完成得分。
當然,這一球是稍有不同,在上一球,安生是強行進攻了對方的反手位,而這一球,他卻是出人意料的,放了一個網前的小球。
而在接下來的幾球中,安生都是采用的這種打法,而且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讓他保下了第一個發球局。
這似乎是有些奇怪,但安生的做法,顯然的正確的,其根本原因麼,依然還是在雙方的實力對比上。
本身就處於弱者一方的安生,他能夠拿到優勢的時間,其實是非常短,也就隻有他在發球之後的這一拍,會有那麼一點點優勢。
如果他不抓住這個機會的話,那麼,在接下來的比賽中,約翰森是肯定不會再給他更好的機會了。
另外,也正是因為約翰森采用的是進攻性很強的接發方式,這就導致,他在下一拍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防守漏洞,即使沒有,那也是他在這一球當中,最為虛弱的時刻。
畢竟,安生發球,還是對他有一些威脅的,那他想要打出進攻性,就必須要犧牲掉一些其他東西,就比如站位,又或者是複位的時間,等等。
而安生本身是比較了解這種打法的缺陷,所以他是非常果決的,選擇在發接發後的第一拍,強行發動進攻。
這是他唯一的機會,他必須要把握住。
此外,還有一點,或者是說是一個道理,安生也想到了,那就是,身為弱者,你必須要求變。
如果是按照常規性的打法來進行比賽,那麼,身為弱者的他,是必輸無疑,也隻有主動求變,他才有那麼一絲機會,去贏得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