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果然如此”(1 / 2)

貝魯奇,來自於巴西,身高188,體重82公斤,所采用的是底線全能型打法,主要的得分手段,就在於他的正手強攻。

另外,貝魯奇的打法,相對是比較軟的,說難聽點,就是欺軟怕硬。

當你的回球質量足夠高,或者說是擁有足夠進攻性的時候,貝魯奇就會打得比較的被動,偏向於防守,而不會選擇跟你來硬鋼。

可一旦你的擊球質量不夠,那麼,貝魯奇就會打得很凶。

巴塞羅那中心球場,第一輪正賽,趁著熱身剛剛結束,還有那麼一點時間,安生是回想了一下關於貝魯奇的大體資料。

而這些內容,自然是由他的新任助理教練托馬斯收集的。

當然,他當時說的是要更加詳細,也更為複雜,隻是麼,安生在聽完之後,能夠引起他重視,卻並不多,隻留下了一個大概的印象。

之所以如此,這肯定不是托馬斯不夠用心,又或者安生不夠認真,而是說,這本來就是安生對待理論與資料的一種態度。

聽一聽,也就可以了,如果有需要他注意的點,那就特別關注一下,如果沒有,那就隻需要留個大概的印象就可以了。

畢竟,托馬斯所收集到的,都是對方以往的資料,並不能完全代表對方現在的狀況。

更重要的是,在沒有真正與之交手之前,安生是並不想對對方形成固定印象,還是要依靠他自己的真實感受,來得到準確的判斷。

紙麵上的東西,總歸通過別人感受所記錄下來的,而不是他自己,萬一要的出現了偏差,他到是會反受其害。

所以說,一切資料,都隻能作為參考,而不能直接將其當成真理。

幾分鍾後,休息時間結束,比賽正式開始。

“嘭!”

第一局,由貝魯奇率先發球。

可以看出,貝魯奇的發球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有速度,也有角度,且發球動作沒有那麼拚,比較穩妥,成功率也高。

而在這個時候,安生的腦海中,是快速閃過了一個念頭,在托馬斯之前給他講述的資料中,的確就是有提到過,貝魯奇是有著不錯的發球能力。

這就會讓安生產生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他此前所了解的資料,與他現在的親身感受,是結合了起來,繼而對貝魯奇的發球,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判斷。

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一刻,他心裏是覺得非常的踏實、安穩,感覺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沒有脫離他的掌控。

當然,這隻是安生在那一瞬間,所產生的一些感受,他自己是並沒有去細想,也沒時間讓他去思考,但他的確是感覺不錯。

而隨後,安生是比較穩妥的完成了此次接發,這裏畢竟是好土,貝魯奇的發球,也還沒有超過他的接發能力範圍。

並且,安生是有意識的將球打向了貝魯奇的正手位,試圖對其進行一次試探。

同時,他也全神貫注,做好了接下來的防守準備,因為在他的腦海中,又是不自覺的想起,貝魯奇的最強項,就是他的正手。

果然,貝魯奇隨即是用其正手,打出了一記強攻,發力充分、球速很快,且落點控製得也很好,直攻安生的正手底角。

也好在,安生之前是有心理準備,這才反應及時,再利用滑步,將這一球給擋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