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往事不堪回首(1 / 2)

楊飛撣笑著說:“運氣療傷,不一定要靜坐。我剛才和你回家,不說話便可調息運氣;人行走的每一步都可以配合氣血經絡的運行,達到治療內傷的效果。等到了家時,我的內傷也好了,內力也恢複得差不多了。”

戴雲龍吃驚的睜大眼睛:“哥,你好功夫喲!”

晚飯後,母子三人月下長談,聽楊飛撣從襄陽講到京城,從京城又講到關中秦嶺;特別是南甸子人民建設山城的故事,戴雲龍對山城有了一種向往。不知不覺中,月沉西山。

楊飛撣忽問:“雲弟,你們為什麼會在這深林之中安家呢,不寂寞嗎?”

戴雲龍咋聽愣神兒,黯然說:“我……”

楊飛撣不解:“兄弟,你怎麼啦?”

“峰哥,你聽我說。”戴雲龍靠在石凳上,默默講起。

——二十年前,有一個難民逃到紀家莊,得到人們的幫助,便在那兒住下了。

這個難民姓戴,名天章。因為家鄉鬧兵荒,父母兄弟全給亂兵殺了,他生活無著,隻有背井離鄉四處乞討。

紀家莊有位藥農,他有個漂亮的女兒叫紀心靈,知書達禮,而且練得一手好字。善良的藥農見戴天章孤身一人很可憐,便把女兒許配給了他。

成親後,戴天章很勤勞的,不到一年,他們就有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但是生下不久就夭折了;一年後,他們又有了第二個兒子,可是也沒有留住。

戴天章大為惱火,也不知哪兒染來的壞習慣,什麼賭呀摔東西呀滿口不幹不淨的話。他變得特別懶惰,什麼事也不幹,整天在村子中遊呀遊的,專找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聚會猜拳喝酒,甚至打架鬥毆調戲婦女;漸漸的,把本來安靜祥和的紀家莊,攪得烏煙障氣,雞犬不寧。

紀心靈對丈夫的所作所為很是氣惱,便對他說:“你怎麼這樣?難道忘了父親和紀家莊待你之恩嗎?”

“誰叫你不爭氣,一個崽都養不好!”戴天章大聲說。

紀心靈氣得渾身發抖,但無言以對。戴天章已揚長而去。

紀家莊主對戴天章在莊裏的行為大為惱火,便把他趕出了莊子,並對他說:“你忘了全莊父老對你的恩情,以後永遠也不要到紀家莊來了。”

紀心靈傷心極了,跟上這麼個丈夫,有什麼辦法?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苦了年輕的她呀!抱著不到一歲的兒子,含淚拜別爹娘,離開了紀家莊。

他們走了幾個村子,希望在那兒落腳;但是人們打聽到他們是被趕出來的,準不是好人,都不想收留他們。他們走投無路,萬般無奈,便來到這深山野嶺,在這小山頭上安了家。

戴天章砍伐樹木,采割茅草,搭了個簡陋的茅房。紀心靈放開大家閨秀的架子,為了兒子,動手開辟田地,圍起籬笆,養起雞鴨,栽下果樹,采摘林間的野果野菜和山藥,拿到遠隔十幾裏的村鎮上去賣,換回油鹽和布料等日常用品。白天地裏勞作,晚上織布裁衣;在紀心靈的辛苦勞作下,終於有了一個安穩的家。

本來離了紛擾的塵世,不必在乎官府的苛章雜稅,及人情來往,可以過上快樂安穩的生活。但是戴天章奈不住寂寞,天天往外跑,每次回家都喝得醉熏熏的,動不動就打妻子,大吵大鬧。紀心靈含辛茹苦,裏裏外外一個人,撫養孩子,隻盼他快點長大,能熬到苦日子到頭。

戴雲龍懂事了,他對父親的行為很是反感,便就說他,卻經常招來父親的毒打。

戴雲龍問母親:“娘,爹幹嗎這麼凶呀,他是不是我爹?”

戴母歎口氣說:“小孩子胡說什麼,他不是你爹是誰呀?他要那樣,就由他去吧。”

戴雲龍心裏很不高興,看著日漸蒼老的母親,父親獨成這樣了,做兒子的也不能管嗎?

從此以後,戴雲龍很少說話,隻默默的幫著母親忙這忙那,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隻身外出砍柴,采集野果,也學會了布陷阱和夾子打些野兔山雞之類的回來改善生活。

有一天,戴雲龍正在砍柴,忽然從樹林中走出一位老人,花白胡子一大把;他問雲龍喜不喜歡練武。

這可把戴雲龍樂壞了,做夢都想著練武呢!有了武功,就不怕壞人欺負了。他便跪下拜師。

老人見他喜歡,便叫他每天上午到林中來,規定教他半個時辰的武功,但不許任何人知道,包括他母親。戴雲龍依約,就這樣過了幾個月,因為戴雲龍的資質很好,師父一點就會,所以學得很快,特別是拳法和棍法,舞起來虎虎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