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聚會刺殺一案,司徒飛遭遇滅門,上上下下100多口人全部慘死王城東門。司徒飛原本為天元凱的謀士和心腹,這招借刀殺人之計,完全滅了天元凱的威風。誰都不知道族長下一個要殺誰?為了拉攏相國權臣,這個案子之後交給魯禪全權負責。
“我與玄真道有不共戴天之仇,我決定拜禁衛軍統領易斌為上將軍,振邊將軍魯平為左將軍,撥8萬士兵前往西州剿滅玄真道。”
“領命”
司馬長空被調回王城述職,一方麵為了安撫他,賞賜他豪宅一座,丫鬟仆人數人,威武將軍職位,實則剝奪其兵權,困在王城之內。司馬長空在府邸夜夜笙簫,並無半句牢騷。王城之中舊故之交不曾前來問候,整整一個世態炎涼。族長調回司馬長空確實是因為不信任他,雖然西州的玄真道自從司馬長空前去攻打之後,地盤縮減可是玄真道的信徒卻成燎原之勢。
浩浩蕩蕩的隊伍,揚起滾滾的塵土,就像飄在空中的彩帶。攻城器械放在馬車之中,位於部隊的中間。炙熱的太陽懸掛在空中,底下的士兵揮汗成雨,行軍速度非常的緩慢。沿途荒涼的村莊,開裂的地表,觸目驚心。有些地方則是洪水肆虐,房屋被洪水衝的支離破碎。泥石流有時攔腰截斷房舍,隻剩幾根孤零零的柱子。
一天夜裏,他們在一個村莊宿營。通紅的營火,在無涯的黑暗裏擺動妖豔的舞姿,照射著那些光著膀子的錚錚漢子。為了緩解疲勞和大家的思鄉之苦,歌聲嘹亮。綿延的營火像是一條火龍,閃耀在夜空裏。
這個村子的亭長是一個胡須花白的老頭,如果不是破舊的衣服,真像是仙風道骨的得道之人。“老人家,你們這個村莊是我見過最井井有條的了,你是怎麼做到的。”“回將軍的話,我們生活在一起,一起勞作,到了春耕我們就春耕,到了秋收就秋收,一切順應自然,這樣自然就好了!”“我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人監督安排怎麼可能治理的如此秩序井然呢?”
“100多年前我們天元國出了一個治世能臣相國子規,年輕的時候族長為了鍛煉他,派遣他去治理靠近孟國邊境的一個小城江寧城,可他知道族長事事躬親,大小事情都要過問。所以他辭行上任的時候帶了族長得意的文官,同去江寧。江寧的地方官員聽說子規前來上任,都來拜見他。子規讓兩個文官書寫文書,他們一下筆,子規就在旁邊不停地拉著他們的胳膊肘。結果兩個文書的字寫得非常難看。兩個文文官覺得太為難了,隻得向子規告辭回國。在了解情況之後,族長派遣大臣到江寧去,告訴子規說:“從此以後江寧不是族長的管轄地方,而是你的地方,隻要有利於江寧的事情,你就自己決定吧。”子規賤恭受君命,從此以後精心推行自己的措施,治理江寧。不到三年,江寧一派欣欣向榮。所以在我們這個村莊,我把所有的土地都分給他們了,到了年底能交上年初劃定的糧食就可以了,其餘的都歸他們。”
“先生所言極是,先生有如此韜略,為何不出山治理國家呢?困住在如此彈丸之地不是埋沒了先生的才能嗎?”
先生笑而不答。
“敢問先生,我們如何才可以勝過玄真道那些賊人?”
“恕老夫鬥膽,就將軍這個行軍速度即使睿智高明的人也難以收拾好這個局麵。據我了解,將軍在出動戰車千乘,運輸車千輛,統兵十萬,沿途千裏轉運糧草,內外的日常開支,使者往來的費用,修繕武器用的膠漆、戰車所需的膏油、修甲所需的金革等等,每日須耗費千金,作好了這些準備後,十萬大軍才能出動啊!所以,用兵打仗就要舉兵必克,否則,長久僵持,兵鋒折損、銳氣被挫,攻城就力竭,長期陳兵國外則國內資財不足。如果兵鋒折損,銳氣受挫、兵力耗盡、財政枯竭,那麼,其他諸侯國就會趁這個困頓局麵舉兵進攻,即使睿智高明的人也難以收拾好這個局麵。用兵打仗,隻聽說計謀不足但靠神速取勝的,沒有聽說有計謀卻要拖延戰爭時日的。戰爭時間長而對國家有利這種事,從來就沒有過。我聽說司馬長空將軍久久未勝,國力必將下降。你若不速速前往,國將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