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海底兩萬裏(1)(2 / 2)

凡爾納的作品裏充滿了知識,但他本人卻是一名宇宙神秘主義者,對世界有一種神秘的崇拜。在他的小說中,有時候思考問題不夠深刻,主題也常常重複。

但總的來說,凡爾納的嚐試仍然是偉大的。他寫的雖然都是平凡小事,但讀後仍使我們激動不已。正如1884年教皇在接見凡爾納時曾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

作品快讀

一八六六年,一個巨大的怪物突然在大海中出現了。這個怪物的身體為紡錘形,身上不時發出磷光,其體積之大和速度之快使鯨魚都望塵莫及。人們對這一怪物的出現議論紛紛,有人認為是海蛇,也有人認為是海麒麟,但都不能加以肯定。每當爭論告一段落時,便有一隻船被怪物鑽破船底而沉沒,於是一輪新的討論又開始了。大家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懷疑這一怪物是一隻巨大的獨角鯨。於是,美國為此專門派出了一支追蹤船隊。

“獨角鯨說”的主要倡導者是巴黎博物館一名教授及其助手,因此他們受追蹤船隊的邀請,登上了裝備有捕獲大鯨魚所有器械的驅逐艦,為捕捉這一怪物踏上了征途。

船隊為了尋找這隻獨角鯨,漫無目標地在大海裏航行了三個多月,但獨角鯨卻毫無蹤影。正當他們考慮停止追蹤時,獨角鯨終於被發現了。捕鯨飛叉能手剛要掄起飛叉猛刺過去,不料反遭獨角鯨的攻擊,教授、助手和飛叉能手三人一下被拋進大海,多虧三人緊緊抓住怪物的後背不放才得以脫險。教授翻身站起來,爬上這個怪物的最高處,仔細觀察四周的情形。現在他可以確定,這是一個非常堅硬、難以穿透的人造物體,完全沒有海洋哺乳動物身體的柔軟度。教授判斷這是一艘鋼板製的巨大潛艇。

這艘潛艇被命名為“鸚鵡螺”號,它的主人是尼摩船長。尼摩船長能說流利的法語、德語、英語和拉丁語,他一心想與世隔絕,修身從事航海生活。三人的到來使他大為光火,為了讓三人替他保密,在三人保證永遠不再返回陸地的前提下,他才允許三人進入潛艇。

尼摩船長和他的船員們隻吃取白海洋中的食物,他們用的餐巾用某種貝類的足絲織成,睡覺的床鋪用最柔軟的甘藻製成,房間裏的芳香劑用好幾種海草蒸餾而成。“鸚鵡螺”號的動力是電力,電源則是海洋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鈉。它是當前世界上第一艘能夠潛入萬米深海底的潛艇。此外,“鸚鵡螺”號裏還收藏有一萬兩千冊圖書和無數的海洋標本。牆上約有三十幅著名畫家的繪畫,包括拉斐爾的《瑪利亞》、達?芬奇的《聖女》等。還有一些閃閃發光的古代盔甲和著名雕刻作品的大理石複製品,足以算得上是一個高水準的小型博物館了。牆上除了這些名畫外,還掛著很多機械儀器,有溫度計、氣壓計、溫度計、暴風警報器,乃至羅盤、利用太陽高度來確定緯度的六分儀、日夜都能使用的望遠鏡等,有的儀器連教授也感到很陌生。此外,“鸚鵡螺”號最快時速可達五十海裏,能隨心所欲地浮在海麵上,它的設計者和建造者正是尼摩船長本人。

尼摩船長計劃從日本海出發,打算航行海底世界一周。於是,教授等三人隨同尼摩船長開始了對奇異的海底世界的遊覽。

“鸚鵡螺”號首先潛行於太平洋,隨後又進入印度洋。在此期間,教授三人和尼摩船長一起穿過了無數的島嶼,他們身著先進的潛水衣,潛入海底,欣賞了美麗的珊瑚礁和形形色色的魚類,進入到一片海底森林,森林的地麵起伏不定,還夾雜著小岩石,令人舉步維艱。教授發現在海底,動物和植物很難分辨。另外,他們還參觀了漁民捕撈珍珠的技術。而當“鸚鵡螺”號通過波斯灣和紅海時,尼摩船長突然宣布要讓“鸚鵡螺”號駛向地中海。正當教授三人感到驚奇時,“鸚鵡螺”號轉眼之間便穿過蘇伊士運河並經被尼摩船長命名為“阿拉伯隧道”的海中峽穀進入了地中海。在參觀完海底火山後,“鸚鵡螺”號駛出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