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當我們提出要離開靜月庵的時候,清月、明月兩個小尼姑,臉上露出一絲不舍的神情,繼而清月的神情一閃就消失了。
畢竟清月做了靜月庵的主持,處事沉穩了許多,開口念誦一聲佛號後,說道:“幾位施主,我知道你們還有重要的事情要辦,你們要麵對的也是一群狡詐惡毒的歹人,處境也會很危險的,一定要小心謹慎,希望佛祖保佑你們平安,阿彌陀佛!”
我謝過清月的好意提醒,扭頭把竟嗔老尼叫到一處僻靜的地方,對她說道:“我希望你以後一心向善,再也不要為名利蒙蔽雙眼,一心輔助清月管好淨月庵。”
靜嗔老尼雙手合十,念誦一聲佛號,默默點頭應承下來。
我們幾人出了淨月庵山門,我回頭望了一眼宏偉莊嚴的寺廟,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它本應該是脫離世俗的精修之所,被姹女教摻雜進來使人變得爭名奪利,忘失本心。
大家走了一陣,重新回到鷹愁澗那處鐵索橋,看著橋下奔騰而過的河水,眾人心裏還是不由有些心驚。
順利爬過鐵索,走了很久又回到半山腰李德福的家中。
李德福看到我們回來顯得十分高興,嘴裏一個勁兒的問東問西,眼神裏透著那種震驚的神色,開口問道:“前些時日,在斷魂崖上尼姑庵的方向冒起驚天大火,那架勢,我活了這麼大從沒見過,恐怕廟宇被燒得很慘!”說著嘴裏還咋咋兩下,一副惋惜的神情。
我心裏一驚,沒想到當初淨月庵大殿起火,還有淨真老尼揮舞火龍發出的火光,竟然能夠被幾十裏外的村民看到,成為他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
在李德福家用過午飯後,我們跟他告辭離開,時間不大就走到了山腳下。
上次從縣城趕過過來的時候,我們是雇了輛車還不覺得道路有多遠,現在全靠兩條腿往回走,一百多裏的山村土路,還真把我們累得夠嗆。
晚上十來點鍾的時候,我們才趕到縣城,找了一家旅館住下,大家草草吃了些晚飯,急忙回到各自房間休息。
第二天清晨,大家聚集在我的房間,商量下一步該怎麼辦?
吳奇率先開口問道:“門主,我們是先回點睛山,找些人手再去酆都城,還是我們幾人直接從這裏出發?”
黃杉也開口說道:“早些年,我跟隨師傅曾去過酆都城,並且上了酆都山,見識到了那種群山環抱,磅礴宏偉的氣勢,其實酆都山上共有十八座山峰拱衛在一起,還不算那些零零碎碎的小山頭,這麼大的地方,沒人領路想要找到姹女教的總舵,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聽的黃杉的話,心裏也暗暗吃驚,以前心裏一直以為酆都山就是一座山峰,到那裏仔細尋找一番,應該很容易找到姹女教總舵,沒想到竟然是由十八座主峰圍在一起,茫茫大山還真不容易找到。
抬頭看到大家兩眼緊緊盯著我,在等我拿主意,於是開口說道:“從這裏趕回點睛山,再繞道去酆都城,隻是多耽誤些時間罷了,不如我們直接從這裏趕往酆都山,到了那裏再做打算。”
大家見我作出決定,也就沒有其他意見,隨後吳奇出了旅館去外麵雇了輛車,開始趕往酆都城。
酆都城已經出了我們所在的省份,順著西南跨過兩省,將近一千兩百裏路程,這上千裏地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到,沿著省級公路奔波了兩天才進入酆都城的範圍內。
這一路的顛簸,眾人都跟散了架一般,提不起一絲精神,把司機打發後,匆匆找了一家旅館住下。
整整休息了一天,大家才緩過勁來,睜著有些發紅的雙眼,感覺肚子有些餓,才想起來,光顧著睡覺,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
大家洗漱一番,來到旅館外麵想吃些東西,沒想到這裏的飯菜,大家十分不適應。
因為這裏的氣候十分潮濕,所以做的飯菜又麻又辣,我們根本沒法下咽,最後還是瘋婆子到街上買來了食材,借用旅館的廚房,自己下手做飯,這才將就了一頓。
根據旅店老板的指引,我們出發向酆都山方向趕去,路上又添置了鍋碗瓢盆一些東西,由我們三個男人背著。
出了酆都城後,人口漸漸變得稀少起來,越往前走感覺越是荒涼,除了高大的灌木森林,很少能見到幾戶人家。
這裏的大山跟我們那裏完全不同,山上沒有怪異光突的石頭,全是茂密的樹林,樹冠異常高大濃密,完全遮擋陽光,走進去後又潮又熱,密不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