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不想讀書了。”
“什麼?”
當我終於鼓起勇氣對電話那頭的父母說出這句話時,預想中的狂風暴雨並沒有來到。本以為父親和母親會歇斯底裏的發怒,然後“噠噠噠噠”如同機關槍的一般狂暴的射擊、教育。
可是並沒有,隻是很輕描淡寫的一個反問。
“我不想讀書了。”我隻得再次硬著頭皮說道。
“為什麼?”父親依舊沒有生氣,但我已經感覺電話那頭的他神色已經很嚴肅。
“我成績差,上學期沒有一科及格,學不進去。再讀也是浪費時間,混日子。我不想混日子了。”這是我想到的借口。
這是高一第二學期,第一學期的成績的確很差。不知道怎麼搞的,最擅長從來都是班裏第一第二的我,連語文都沒有及格。
“不想讀書了?那以你的年紀,可以做什麼,能做什麼?”父親反問道。
我沉默了。
2008年,我17歲了,高一。這樣的文化程度,這樣的年紀,不讀書還能做什麼呢?
我雖然不想讀書了,但還沒有想好不讀書了怎麼辦。
“我想出來打工,賺錢。”想了一下,我還是說道。
“家裏是缺你賺的錢?你能賺什麼錢?你好不容易複讀初三才考上高中!放著好好的書不讀,想打工?等你高中畢業,考上大學,大學畢業之後有大把的時間打工!你在著急什麼?”
果然,狂風驟雨來了。
是母親,搶過了父親的電話,話語之中已經帶著哽咽。
為了保障我和哥哥的成長,他們付出很多。不得不背井離鄉,到廣東一個叫做石灣的小鎮打工,並且是掃馬路。
每日風吹雨淋,每日淩晨三點就得上班,沒有節假日,沒有怎麼回過家。他們在我七歲的時候就出去打工了,至今已經十年,回來不過三四次。
中考的時候,一向成績優異的我,名落孫山。
他們的預期是我能考上市四中,這是市裏最好的高中。卻不曾想到我連縣裏的二中都沒能考上,這可是縣裏最差的高中。
這給了他們很大的打擊,他們不可置信,所以破天荒的從廣東趕回。
回來之後也沒有責怪我一句,隻是給我寬慰,也不斷自責。說他們忙於賺錢,忽略了我,沒有給我關心沒有監督我學習沒有給我關愛。
其實對於中考落榜我是不在意的,也早在預料之中。畢竟,初三的時候我找到了一個“三味書屋”,樂在其中,不落榜才怪呢!
通往初中學校一個小巷僅有一個書架,然而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快翻爛的書籍的租書屋,我稱之為三味書屋。
這個書屋,是出租武俠小說和言情小說的。
還是在一個複讀初三的“前輩”那裏得知的,當我看了一眼《大唐雙龍傳》的中冊之後,便不可自拔了。
沉迷小說世界,暢遊江湖。
金庸、古龍、梁羽生、戊戟、溫瑞安、金庸新……各種知名不知名的武俠作家的小說,都躺在這個書架之上。
當我得知有這個租書屋的時候,我驀然想到了魯迅先生。想到魯迅先生得到“三味書屋”時的感受,大概和我得到了租書屋的心情是一樣的吧?雀躍、高興、還有自豪……
當我花了初三一年的時間,讀完我的三味書屋的書的時候,中考落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