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當然是我(1 / 2)

“哦?照你們這麼說,此人還真是個天縱奇才,能夠在氏族遭受迫害,自身還淪落為囚徒的窘迫困境之下,毅然敞開心扉,釋懷仇恨,潛心修習武道,

淬煉出鋼鐵般的意誌,單憑這種看破世間百態而自覺真我的氣魄,便可折射出他海一般的胸襟和鐵一般的剛毅,這種人除了超然的悟性之外,

最難能可貴的就是那種不甘墮落,懂得理性放下過去的心境,這一切的心靈感悟,自然也建立於他在醫道與丹道上的深厚造詣,其實武學走到後期,

元氣和金丹才是一切力量的源泉,金丹亦是神水,元氣亦是水銀勁,隻是劍仙隱派與傳統內家武學之間的叫法不同,其境界等級,心靈層次,毫無差異,

到了後期,每一層境界的突破,都要比登天還難,境界上的攀升完全取決於心靈上的領悟,倘若心靈看不透那層迷霧,肉體便解不開那道枷鎖,

那麼境界必然就不能打破桎梏,提升到未知的高度。這一切種種皆是自然而然的道理,也是我輩中人的必經之路,在這條通往武道至境的坎坷道路上,

沒有捷徑可走,也無後路可退,若想踏入巔峰,隻有與天爭鋒,心路不通,一切皆空,心路一通,自顯神通。”

華千尋右手隨意把玩著一枚壹元硬幣,硬幣在他指縫之間騰挪翻轉,如魚兒遊水,遊刃有餘。他漫無目的,神態悠然,洋洋灑灑一席話,便深刻分析出了皇甫少傑的心性所向,

而他所闡述的道理,淺顯易懂,童叟能辨,不管你領悟到哪個層次,道理是深是淺,至少會知道他是在說些什麼,並非以往的古聖先賢所講述出那些玄之又玄的之乎者也,

其語氣平和,不見起伏,永遠都處於那種心如鏡湖,不生漣漪的幽靜心態,而浩瀚無常的天道氣息,仿佛神靈在俯視芸芸眾生,一切事物都無法讓他內心泛起波瀾。

這一點正好也印證了他準聖半仙的止水心境。此時的畫麵,讓人覺得如此的不倫不類,簡直無法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誰能想到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人,

在一群中年老者麵前高談闊論,暢談說教,而這群聽客,居然還是手握重兵,操持權柄的中央最高級別領導,先不說別的,倘若換做任何一個普通人,

在這種級別的領導麵前,還別說一同飲茶論道,就連眼神都不一定敢直視任何一位首長,說白了!腿不哆嗦就已經謝天謝地了,更何況直呼你我,坦然說教了。

其實從華千尋對於皇甫少傑所分析的話中,依稀也能折射出他自身的一些類似經曆,因為二人皆是身陷絕境,卻又機緣巧合,得以絕處逢生,對於命運的安排,

兩者相同之處,皆是大遭遇之後有大氣運,要不他怎麼能在短短二十載春秋,已弱冠之年踏入準聖之境呢?

而此時,幾位首長聽聞了華千尋對於皇甫少傑的深度解析之後,異口同聲的提出了一個最為實際的疑問。

“那麼照此看來,依華老弟的意思來說,你們兩者之間若是一戰,誰更高出一籌,而誰又能率先踏入最終的一步,入聖超凡,成就真仙之至境。”

這個問題其實也就是此次雙方會談的核心之所在,而華千尋對於這個問題早已是洞若觀火,心如明鏡,他非常明白這些中央領導的目的,之前拐彎抹角說了一大堆的話,

而後再多次提及到皇甫少傑,故意為他拋出一個強大未知的人物,好讓他心生好奇,提出對此人的疑問,最後再讓他加以評論,其一切的談話,全是為了引出這道最為關鍵性的問題。

說白了,其實國家的當權者就是想知道,到底是華千尋要技高一籌,還是皇甫少傑更險勝一招,因為這是一種必然的政治手段,他們最關心的一點,便是如何讓兩者之間,起到相互製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