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首個委托(1 / 2)

2083年。

按照狄更斯在《雙城記》當中的話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也最壞的時代。

三戰結束後,科技飛速發展,人與網絡和電子科技越來越密不可分,在2073年的【電子革命】之後,基本上人人都開始給自己的身體附加上義體和電子設備,這樣的話不僅僅能促進最基礎的社交,也能讓許多日常瑣事變得簡單。

要知道,在電子革命之前,有許多人都對給自己身體內嵌入設備而感到恐慌和抵觸,那時的人們還沉溺在三戰結束後的陰影之中,頑固的抗拒著未來的科技。

在他們看來,電子會影響人類的人性,讓他們變得逐漸失去感情,變得冷漠,麻木。

但【電子革命】的發起者狠狠的扇了這些頑固派一個耳光——在安裝了電子腦之後,許多人不僅僅沒有出現消極和悲觀的情緒,反而這項技術讓許多原本擁有神經疾病的患者得到治療,抑鬱症和狂躁症在電子腦的影響下逐步恢複正常,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患者也已經被電子腦治好。

雖然由於技術原因,人類還無法把意識上傳到雲端以得到永生,但這項技術已經能讓【人類的靈魂】得到數據化的保存……也就是說,可以把人類意識的數據和訊息通過硬件方式安裝在另一個義體上來轉移身體,這也是為什麼眼下有許多的義體人的緣故,雖然沒有改造人這麼多,但也有逐年增長的趨勢。

言歸正傳:諷刺的是,雖然人類的精神空間得到了極大的擴展,但相對的,物質條件卻在逐年變得十分寒酸起來。

通過3d打印機的壓縮食物,速溶飲料,刺激性氣體,還有虛擬現實,這幾樣基本上已經成為了現代人類的標配日常。

由於世界政府在三戰之後變得乏力,而在戰爭中倒賣軍火的寡頭富人卻反而占據了世界的主導地位,導致資本主義經濟盛行

日複一日的工作,繁瑣的工作,讓許多普通人成為了廉價的計算機,他們日複一日的進行公司的腦力勞作,沒人會關心他們的精神狀況,他們唯一能給公司提供價值的手段就隻有無盡並繁瑣的工作。

仿生人的出現並沒有緩解這種職業壓力,對於許多大公司而言,許多底層員工的薪資甚至抵不上一個仿生人的保養維護費用,人力在這個時代成為了最廉價的勞動力。

雖然a國有關這些資源的分配相較於國外有些緩解,但依舊有相當一部分普通人處於被資本主義侵蝕的水深火熱之中。

自由職業者和自營業店長反而是這個時代過的很好的群體之一。

舉個例子,例如澤墨昨天遇到的酒吧老板紅涉婕,她沒有聘請任何的人力員工,而是自己開發了一套能用於酒吧的ai腳本程序,讓ai來替自己完成收銀,清潔,店內的整理等等工作,而她所做的隻需要用自己的雙手調製出一杯人工製成的雞尾酒就可以了——這也是她這家店的賣點所在。

而澤墨作為一家新上任的事務所店長,他自然也不擔心自己的事務,在他的想象中,這家靈異事務所八成是那種【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的富裕差事,至少他師傅和他老爸都是這麼告訴他的。

“小澤啊,大城市的那些人對於鬼怪可陌生啦,他們肯定會重金聘請你來幫忙的。”

“是啊,澤墨,相信你師傅我的話,上次我在首都幫某個人驅了一次被人請上身的小鬼,就賺了好多呢……”

於是——靈異事務所,差不多也就在今天開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