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莫斯科會戰

1941年10月上旬,德軍知道列寧格勒是攻不下的。於是,集中了100萬多人、1700多輛坦克和1900門大炮,在空軍掩護下,又對莫斯科發動了猛攻。

斯大林又一次將這場關係蘇聯生死存亡大戰的指揮棒交給了朱可夫。

10月10日,斯大林給朱可夫打來電話,正式通知他,最高統帥部決定任命他為西方方麵軍司令員。最後,斯大林以命令的口吻在電話中大聲說:“趕快把一切都抓緊幹吧!”

很快,朱可夫就接到最高統帥部於1941年10月10日17時發布的命令:

1.西方方麵軍和預備防方麵軍合並為西方方麵軍。

2.任命朱可夫同誌為西方方麵軍司令員。

3.任命科涅夫同誌為西方方麵軍副司令員。

4.任命布爾加寧同誌、霍赫洛夫同誌和克魯格洛夫同誌為西方方麵軍軍事委員會委員。

5.朱可夫同誌於1941年10月11日18時開始指揮西方方麵軍。

6.撤銷預備方麵軍指揮機關,用以補充西方方麵軍和莫斯科戰線的預備隊。

接到命令後,朱可夫立即出發去西方方麵軍司令部。方麵軍司令部臨時設在幾個帳篷內,朱可夫走進帳篷後立即投入了戰役的組織工作。

熟悉朱可夫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意誌堅強、處事果斷、具有傑出才幹和天賦的人,也是一個要求嚴格、持之以恒、目標明確的人,所有這些品質對於一個精明強幹的軍事首長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在莫斯科會戰最激烈的日子裏,朱可夫的嚴厲粗魯幾乎達到了令人無法容忍的程度。可正是由於他的個性品質,才使他在國家與民族危難的時刻,能夠挑起挽救莫斯科和整個國家的千斤重擔,能夠組織起保衛莫斯科的有效防禦。

朱可夫以他特有的充沛精力和工作效率,開始實施這新的使命。他通過實地考察軍情,製定了一係列戰略方針:莫斯科正西方麵組織了一條牢固的防禦帶;加大縱深防禦,建立第二梯隊和方麵軍預備隊,隨時聽候調動;組織有效的地麵和空中偵察,以加強對方麵軍各部隊的指揮;安排好軍隊的物資保障;增強戰士們必勝的信心。最讓朱可夫頭疼的問題是兵力不足,現在的部隊根本無法有效地駐守136公裏長的防線。最高統帥部竭盡全力從其他地方調集了14個步兵師,16個坦克旅,40個炮兵團,以解燃眉之急。

與此同時,莫斯科幾十萬居民不分晝夜地構築保衛首都的防禦工事。他們修築了7.2萬米長的防坦壕、近9萬米長的峭壁和斷崖,設置了5萬多米長的障礙物地帶,挖掘了近12萬米的戰壕和交通壕。這些用居民雙手挖出的300萬多立方米土壤,建立起一個頗為壯觀的環形防禦圈。

前線的蘇軍官兵知道,全國人民都在為保衛莫斯科作最大的支援,這種軍民同仇敵愾的團結精神,是蘇軍取得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的鼓舞力量和堅強支柱。

11月上半月,蘇德軍隊雙方都作了新的調整和補充,莫斯科附近一場更大規模的生死決鬥即將開始。

11月15日清晨,德軍從北麵、南麵、西麵對莫斯科發起了猛攻。

德軍的總的戰役計劃是:第9集團軍牽製加裏寧方麵軍並進攻克林,從北麵包圍莫斯科;第2集團軍牽製西南方麵軍並占領圖拉,從南麵包圍莫斯科;第4集團軍在西麵消滅莫斯科附近的蘇軍。然後入南、北包抄,在莫斯科以東會師並完成包圍,最後幾個集團軍同時配合,正麵進攻,一舉占領莫斯科。

在11月16日以後的幾天裏,形勢對蘇極其危險,德軍不顧一切動用強大進攻力量。用坦克開路,對蘇軍實施沉重的打擊,蘇軍的兵力顯得非常薄弱。

雖然在前幾天殘酷的戰鬥中,蘇軍損失慘重,但他們卻以頑強的抵抗阻止了德軍向莫斯科的推進。在德軍方麵,雖然戰線向前推進了,但是種種不祥之兆卻彌漫在軍隊中。連續作戰的疲憊和日漸寒冷的天氣成為德軍麵臨的兩個大敵。最讓德國士兵不安的是,由於戰線過長,使得補給品奇缺,尤其是冬裝非常缺少。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冰天雪地裏,德軍士兵隻穿單薄的軍服,凍得瑟瑟發抖,渾身僵硬。

從11月中旬起,其他戰區的蘇軍相繼展開了一些反攻,牽製了德軍的兵力,支援了莫斯科方麵的防禦戰。然而,雖然德軍進攻受阻,但是對莫斯科的威脅仍未減輕。德軍繼續緩慢地向前推進,日益逼近莫斯科。

最高統帥部經過仔細的分析,通過了朱可夫的反攻計劃。

在蘇軍大反攻前夕,蘇德雙方在莫斯科附近的兵力情況表明並不利於蘇軍:蘇軍有110萬人、7652門大炮、274輛坦克、1000架飛機;德軍共有170萬人、1.3萬門大炮、1170輛坦克、615架飛機。

但朱可夫分析,德軍人數雖多,可戰線拉得過長(長達1000公裏),兩翼的突擊部隊相距200公裏,兵力分散。而蘇軍則比較集中,可以集中局部地區的優勢兵力打擊敵人。

1941後12月6日早晨,朱可夫的西方方麵軍從莫斯科南、北兩麵開始了反攻,幾乎在同一時期,友鄰方麵軍積極配合,蘇德雙方展開了大規模的戰鬥。經過10天的激烈較量,使已經削弱和極度疲憊的德軍遭受重大損失,他們不得不在蘇軍壓力下節節後退。

希特勒得知德軍敗退的消息後大發雷霆,歇斯底裏地禁止前線部隊繼續後退,並答應補充部隊。

然而在蘇軍英勇無畏的進攻下,到12月底,德軍已經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了。

在莫斯科會戰中,朱可夫指揮的西方方麵軍殲敵50餘萬人,擊毀或俘獲1100輛坦克、2500門大炮、1.5萬多輛汽車和其他裝備。德軍被擊退了150~300公裏,紅軍解放了1.1萬個居民點,贏得了戰役的全麵勝利。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是德國法西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遭到的第一次大失敗,它打破了希特勒“閃電戰”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主義的鬥爭。在此之後,德軍的有生力量大大削弱,它在世界各地的侵略戰爭也終於開始走下坡路了。而蘇軍卻得以進一步發展壯大,士氣高昂。

朱可夫作為拯救莫斯科的英雄,在這場舉世聞名的戰役中名聲大振,被斯大林稱為“勝利的象征”。

6.爭奪斯大林格勒

“閃電戰”美夢的破滅,使德軍無力在蘇德戰場上發動全麵進攻,希特勒被迫采取重點進攻的戰略,他把眼光盯上了斯大林格勒。

希特勒的如意算盤是先奪取斯大林格勒,占據這個重要戰略要地和戰略物資基地,然後由此北進莫斯科,對莫斯科形成夾擊之勢。

德軍在蘇德戰場的南部部署了150萬以上的兵力,其中“南方”集團軍群共97個師,90萬人,又分為A、B兩個集團軍群。

動用了12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1640架戰鬥機,於1942年6月28日發動了對斯大林格勒總攻。

為減輕斯大林格勒方麵的壓力,9月3日早晨,經過炮火準備,蘇聯第1集團發起了反攻,但是隻前進了幾公裏就受到德軍的有力阻擊而被迫停了下來。

9月5日拂曉以前,如同朱可夫所估計的那樣,斯大林格勒附近並沒有發生特殊事件。按預先計劃,9月5日早晨,蘇軍炮兵和航空兵開始火力準備,隨之發起了攻擊。但德的阻擊仍很頑強,經過一天的交戰,蘇軍進展甚微。

由於蘇軍這次大規模的反擊,迫使德軍把大坦克、炮兵和摩托化部隊從斯大林格勒附近向北調動,從而延緩了攻擊斯大林格勒的速度。

德軍用在斯大格勒方向的兵力有50個多個師,其中用來直接攻擊市區的有12個師,共17萬人。他們擁有500輛坦克、1700門大炮和迫擊炮。

蘇軍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和東南方麵軍雖然合起來有120個師,但是人員編製嚴重缺額,許多師隻有編製人數的20%~25%,有的隻有800人。實際上負責防守市區和西南一帶的主力第62和64集團軍總共隻有9萬人、1000門大炮和迫擊炮、120輛坦克。在市區爭奪戰中,德軍的兵力和武器上是占優勢的。

9月13~15日的3天,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十分艱難的日子。爭奪戰中,德軍在兵力和武器上是占優勢的。

爭奪市區的激戰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全市的街道和廣場變成了激烈的戰場,有些重要據點被反複地爭奪,第一火車站的爭奪戰持續了一周之久,曾13次易手。

德軍不顧一切,一步步向市中心逼近。蘇軍似乎有些支持不住了,兵力每時每刻都在減少。但是蘇軍在斯大林格勒人民群眾的支援和配合下,戰鬥意誌無比堅強,隻要德軍一向前推進,就以頑強的阻擊讓他們付出沉重的代價。

在這場殊死的戰鬥中,值得一提的是蘇軍戰士為保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表現出的那種可歌可泣的視死如歸的英雄主義精神。蘇軍的頑強使得德軍精疲力竭,一籌莫展。

戰前,德軍十分蔑視蘇軍在斯大林格勒的力量,但受到意想不到的痛擊之後,他們就逐漸感到恐懼和悲觀起來。

經過連續13天的戰鬥,德軍在9月25日占領了市南和市中心的部分地區,並且前進到伏爾加河河南,幾乎每一個渡口都被蘇軍強大的火力控製著,斯大林格勒變成了一個大戰場,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巷戰在這裏展開了。

朱可夫命令紅軍戰士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守城市,每一幢房屋,隻要有蘇聯軍人,哪怕隻剩下一個人,也要成為敵人攻不破的堡壘。

為了適應戰爭形勢,朱可夫下令在部隊中組織新戰鬥單位——突擊小組。

盡管炮火連天、彈片橫飛,被炸毀的工廠卻成了蘇聯人的抵抗中心。朱可夫在紛亂複雜的戰爭形勢中,再次顯示了他驚人的預見性。

他分析後認為:盡秋敵人暫時處於進攻,但蘇聯紅軍的頑強設防使他們很難完成既定目標,而隨著時間的拖延,敵人的補給將越來越困難,惡劣的天氣也將給他們造成極大的困難。

德軍攻打斯大林格勒市區的戰鬥從9月13日開始,到11月18日結束,曆時兩個月。

朱可夫製訂了“天王星”反攻計劃;蘇軍從斯大林格勒西北部和南北兩線向中心反攻,合圍在那裏的德軍第6集團軍和第4集團軍。為了迷惑敵人,朱可夫又實施了一係列漂亮的偽裝措施。10月中旬,當德軍的進攻陷於停頓之時,斯大林格勒前線各方麵軍接到命令,停止開發具有攻勢的作戰行動,命令中詳細地講述了如何安排冬季的防禦。如何構築工事,如何在支撐點儲備糧食、彈藥等。與此同時,蘇軍正在秘密地把部隊不斷調往準備實施突擊的方向。

德軍情報機關上當了,他們堅信蘇聯軍隊不會發動反擊。朱可夫以其高超的指揮藝術,使紅軍贏得了難得的戰略主動。

1942年11月19日7時30分,隆隆的炮聲宣告了西南方麵軍和頓河方麵軍進攻德軍的戰鬥正式打響。蘇軍大反攻的序幕拉開了。

在斯大林格勒西北部,蘇軍西南方麵軍的3500門大炮直射德軍陣地,然後以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為先導,突擊德軍的薄弱陣地。

麵對蘇軍強大的攻擊壓力,德軍陸軍參謀長建議從斯大林格勒撤軍,加強後方,鞏固新前方,然後進攻發動突擊的蘇軍。

但剛愎自用的希特勒聽到撤軍的建議暴跳如雷,駁回了德軍陸軍參謀長的建議。德國納粹元首的頑固,給了朱可夫實施其戰略計劃的機會。

經過10餘天的激戰,到11月30日,蘇軍已完成了對德軍共22個師33萬人的合圍,將其壓縮在1500平方公裏的範圍內。

麵對合圍數量如此之大的德軍,斯大林十分擔心德軍發起突圍反攻,蘇軍會支持不住。

朱可夫再次分析了戰爭態勢。他認為以德軍目前現狀,是不會輕易冒險突圍的。但是如果有其他軍團的輔助突圍,情況就不好說了。當前最緊迫的是防止其他地域德軍的支援,主要是防止德軍頓河集團軍前來解圍。

就在蘇軍分析怎樣消滅德軍的同時,德軍也在積極想辦法解圍。曼斯坦因元帥計劃由德頓河集團軍群的主要兵力發動進攻,支援第6集團軍和第4集團軍,另外,秘密派坦克師來支援。

曼斯坦因元帥得意地把這一作戰計劃命名為“冬季風暴”,妄圖以此摧毀蘇軍的包圍。可惜他的計劃與朱可夫的分析如出一轍,朱可夫已經對此做了精心的準備,設計了整套“包圍打援”方案,不僅打退了前來支援的德軍,還將包圍的德國壓縮在更小的範圍之內。

朱可夫在近衛第1集團視察。德第6集團軍對自己的處境非常清楚,一再請求希特勒準許他們突圍。但不甘心失敗的希特勒卻要求他們繼續死守,他給部下打氣說,隻要堅守到明年春天,德軍就可以展開新的攻勢。

希特勒的固執為朱可夫實現戰役目的創造了條件,也正是希特勒的固執最後葬送了德國第6集團軍。

蘇軍於1943年1月10日以5000門大炮轟擊包圍圈內的德軍,隨後坦克和步兵發起迅猛的衝鋒。德軍由退卻變成了無命令的逃跑,沿途丟下成千上萬的屍體。不到6天,德軍的陣地又縮小了一半。1月24日,德軍元帥保盧斯再次電請希特勒允許立即投降,但是他得到仍然是“不許投降”,要死守陣地,“直到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的命令。

到1月25日,德軍被擊斃、擊傷和被俘者已超過了10萬人。蘇軍又把包圍圈縮小到南北長20公裏、東西寬3.5公裏的地段上。

2月2日,被圍德軍全部被殲滅,曆時200天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以蘇聯紅軍的英勇勝利而告終。斯大林格勒會戰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從此,蘇軍開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德軍則走向滅亡。

朱可夫因為立下了不世功勳被授予蘇沃洛夫一級勳章,其後麵標有“第一號”的字樣。朱可夫這個偉大的勝利之神,扭轉了蘇德戰爭的局麵。

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吹響了蘇軍戰略進攻的號角。在1942年至1943年之交的秋季戰役中,蘇軍共消滅了德軍100多個師,迫使德軍在整條戰線上後退了600公裏。

7.全麵勝利

蘇聯紅軍經過了1943年的反攻和1944年總攻後,已經挺進到了希特勒的老巢柏林。

1945年4月5日,朱可夫向所有的集團軍司令等各級軍隊的指揮員宣布了斯大林的命令:從1945年4月16日淩晨發動總攻,包圍法西斯德國的老巢——柏林,粉碎、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在柏林上空升起勝利的旗幟。

當時在柏林地區,敵人還有214個師,其中有34個坦克師和15個摩托化師,共有100萬以上的軍隊、1.04萬門大炮、1500輛坦克、3300架飛機,除此之外陸軍總司令部隊有8個師,柏林市民還組建了200個人民衝鋒隊營,守備部隊超過20萬人。

蘇聯紅軍也調集了所有的有生力量,與德軍相比,在兵力和裝備上都占有優勢。1945年4月16日淩晨3點時,蘇軍向柏林發起了總攻。

首先炮兵開火,萬炮齊鳴,第一白俄羅斯方麵軍在戰役的第一天,就向敵人陣地發射了80多萬發炮彈和迫擊炮彈,其中50萬發是在頭25分鍾發射的。朱可夫精心策劃了這種前所未有的猛烈的短促的炮火準備。使敵人驚慌失措,德軍為此遭受了極大的損失,調集到前沿陣地的德軍處於毀滅性打擊之下。

德軍一發炮彈都沒有打,隻有幾挺機槍響了一陣兒,朱可夫當機立斷,命令地麵部隊進攻。

立刻,蘇軍幾千枚五彩繽紛的信號彈升入天空,接著140部功率強大的探照燈一下子都打亮了。這又是朱可夫創造性的一個好主意,強烈的電光把德軍陣地照得通明,德軍士兵被突如其的強烈光柱照得目眩眼花、心驚膽顫。他們認為這又是蘇軍的什麼新式武器,在探照燈的照耀下,原來掩藏在黑暗中的德軍目標暴露無遺,蘇軍的炮兵趁勢猛射擊,步兵和坦克也協同一致地衝了出去。

蘇軍的攻勢越來越猛,德軍前沿部隊完全被掩埋在一片炮火的海洋之中。在兩軍之間,掀起的煙塵就像一道厚厚的煙牆矗立在空中,有的地方連探照燈的強光也照射不透。

在交戰的第一晝夜,蘇軍出動轟炸機達6550架次以上。發射炮彈123.6萬發,也就是說2450車皮的炮彈,近9.8萬噸鋼鐵,都落到了德軍的頭上。縱深8公裏範圍內德軍的防禦基本被摧毀或受到強大壓製。德軍部隊受到蘇軍如此凶猛的攻擊後,被迫退到澤勞弗以東的高地。

澤勞弗高地處在蘇軍向柏林進攻的途中,高地四周地勢險要,向東的坡麵陡峭,它的後麵是一片高原。

在戰役發動之前,朱可夫和他的部屬對澤勞弗高地一帶地形的複雜性估計不足,他沒有料到德軍在高地的反麵斜坡上隱蔽的兵力和武器很不容易被蘇軍的炮火所損傷,所以德軍可以憑借這一地勢組織起蘇軍難以攻擊的防禦。

在澤勞弗高地前,蘇軍的坦克滾滾而來,前麵的一批坦克燃燒起來,後麵的仍在繼續前進。蘇軍士兵從濃密的大火中在喊叫著向高地上爬,前麵的一群倒下,後麵的繼續喊叫著往上衝。在德軍士兵看來,蘇軍士兵好像發了瘋一樣。

這種無畏的進攻氣勢,對德軍來說無疑是一種最可怕的心理震懾。此時的德軍已經經受不住朱可夫部隊狂潮般的攻擊,開始從澤勞弗高地向柏林退卻。到4月18日早晨,這個被稱為“柏林之鎖”的高地被朱可夫的部隊打開了。

4月20日,在四麵楚歌中,希特勒迎來了自己56歲的生日。在這之前他的情人愛娃·勃勞恩,也從阿爾卑斯山的別墅裏公開地來到了他的身旁。她是一位身材苗條、容貌秀麗的金發女人。平時她很少露麵,由於她性情隨和、寡言少語,很得希特勒的喜愛。此時,她已經下定決心要同希特勒死在一起。希特勒的生日紀念活動是在地下室裏舉行的。

希特勒原以為他可以留在柏林,鼓舞士氣,以圖東山再起。可是朱可夫部隊的迅猛進攻徹底粉碎了他最後的美夢。

走投無路的希特勒呆在地下室裏踱來踱去,手裏搖晃著被手汗浸濕得快要破碎的地圖,焦急地等待著援兵的消息。可憐的希特勒不但沒有等到什麼好消息,卻收到了給他和所有在場的人致命的報告:第三帝國的2號人物戈林和最“忠誠”的黨衛隊全國總隊長希姆萊背叛了希特勒。

這個消息標誌著第三帝國的末日真正來臨了。此時,希特勒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後的決定:他要在黎明時與情婦愛娃·勃勞恩結婚。

結婚儀式是在地下室的一間小會議室裏舉行的。

4月30日下午3點30分,戈培爾、鮑曼和其他幾個人聽到元首寢室一聲槍響,他們等待第二聲槍響,但是卻沒有聲音。等了一會兒,他們輕輕走進元首的房間,看到希特勒的屍體趴在沙發上。愛娃躺在他的身旁,她是服毒自盡的。

希特勒自殺的當天清晨,朱可夫的大炮向德國國會大廈開火。由庫茲涅佐夫上將指揮的第3突擊集團軍攻占了大廈的主要部分。

為了爭奪這座象征第三帝國政權的龐大建築物,朱可夫的部隊和裝備精良的德國黨衛軍部隊進行了一場近距離的血戰。即使在蘇軍占領了大廈下麵各層數以後,在上麵樓層的守軍仍不肯投降。蘇軍隻好一層樓又一層樓地與德軍搏鬥。直到夜間,蘇軍才終於在大廈的主樓圓頂上升起了蘇聯的旗幟。此時親自指揮這一曆史性戰鬥的庫茲涅佐將軍抑製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朱可夫此時也激動不已,因為他在4年的衛國戰爭中,一直盼望著這一曆史時刻的到來。

柏林攻克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戰鬥也即將結束,但朱可夫在衛國戰爭中多次臨危受命,挽救敗局所譜寫的軍事史的神話卻永遠留在了史冊,他贏得了人們永遠的崇敬。

1995年5月9日,二戰勝利50周年前夕,塑有朱可夫元帥的紀念碑在莫斯科市中心紅場革命博物館前落成。整個塑像由最富盛名的雕塑家精心設計,外加青銅鑄就。世界人民紛紛來此瞻仰,紀念名垂青史的朱可夫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