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2)

李莎莎雖然從心底裏不喜歡李德湖家,但是他家至少對自己家是一種井水不犯河水的做法,怎樣也比李德江家要好一些。當然每次老太太從自己家該轉到李德江家的時候,他們家總是會有一些這樣那樣的理由推遲接老太太的時間。

有時恨不得三個月的時間有一個月就不錯,王氏是那種好說話的人,總是覺得人家都不容易,李德湖隻要一推托,她總是大方的說沒關係。而李德湖不光是自私,還非常喜歡得寸進尺,見王氏好說話,也就總是找理由來拖拉。

其實照道理講,王氏這般地容忍他,他也應該知恩圖報,對自己家要好一點。可是他就是那麼個自私的人,何氏會紡布,是十裏八鄉有名的紡娘,他自己又做得一手好泥匠活,家裏條件雖比不上李德江但也是這李家村裏排的上名的。

可是他從來不會因為占著便宜了對自己家好一些,甚至侯氏欺負他們家的時候,他也能做到讓家裏人一個也不出現。

這回老太太在縣城的小女兒家住了一個多月,李德湖更得往後拖接老太太的日子了。看樣子窗戶裏的人影,估計那影子就是李德湖,多半是看他們是不是去接老太太了。

李莎莎歉疚地看向李玉蘭,正準備說什麼呢。屋裏的李苓苓跑出來迎接他們了,看著他們拎著東西,趕緊過去幫忙將李先智手裏的雞蛋接了過來。一邊接還一邊說道:“玉蘭姑姑,怎麼又送東西過來了?我爺爺剛剛將老太太接回來,正跟堂屋坐著說話呢。”

李玉蘭不好意思地笑道:“苓姐兒,也沒什麼好東西?老太太這次回來本應該到我家的,我娘她身子沒恢複,還得麻煩你們家呢。沒啥好東西,就是帶點雞蛋過來,不好人也你們伺候,東西也你們準備啊!”

李苓苓笑著說道:“玉蘭姑姑太客氣了,老太太不是咱們大家的老祖宗麼,誰家供養不都是一樣的。”李玉蘭跟著進門說道:“苓姐兒真是太客氣了,咱們一起去見老太太吧。”

進到堂屋,李德海坐在火坑邊的桌旁,他旁邊坐了個穿著身天青色壽字團紋綢緞褙子的慈祥老太太,看年紀也就六十多歲。臉上的皺紋如刀砍斧鑿一般深刻,隻是那雙明亮的大眼睛卻沒有一般老人的渾濁。

老太太身邊還坐了個四十多的婦人,李莎莎細看是對麵坪裏的大姑奶奶,這大姑奶奶在李莎莎臥病期間拎了一籃子雞蛋過來看過,李莎莎還是有些印象的。隻是這大姑奶奶平時話少,沒什麼存在感。

李玉蘭上前放下東西,就拉著李莎莎和李先智跪倒在老太太跟前,每人磕了三個頭,齊聲說道:“老太太,孫兒(女)給您磕頭了!”

老太太見到自己的子孫們,自然樂得合不攏嘴,說道:“玉蘭、智哥兒、莎姐兒,快起來,我老太太看到你們就滿足了,不用那些虛禮。”

三人起來,又給大姑奶奶和大爺爺見了禮。大家一番寒暄,這才分別落座。老太太笑眯眯地問道:“怎麼樣?你們奶奶可好?”

聽到這裏,李玉蘭的眼裏噙著淚花對老太太說道:“老太太,我娘讓那侯氏在後背上撲了一棍子,現在還青腫著呢。那天她家丟了雞蛋,賴我們家偷了,將我家的菜碗都給砸了,還推了智哥兒一個大跟頭,智哥兒的腳當時腫的跟饅頭似的,好幾天都不能下地走動。”

老太太聽到這裏,很是氣憤,對坐在旁邊的李德海說道:“你去把德江兩口子叫過來,怎麼能這樣做呢。”李德海有些猶豫地說道:“娘,您就是叫那兩口子來,也是沒用的。他們兩個怕侯氏怕得跟老鼠見了貓一般,您還想讓他們去說侯氏?”

老太太一聽也是這個理,這個侯氏可是老李家的一霸啊!雖說嫁進李家十多年才好不容易生了個李蓉蓉,自此再也生不出了,看著老二家這這一支的煙火也就要斷了。可老二一家都指著她,誰也不敢在這個事上多說一句。

侯氏還占著自己爹是裏正誰都越不過她去,什麼父母長輩,統統沒放在眼裏。她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名聲,遇到這種混不吝的,外麵將她說得再不堪人家隻當是耳邊風吹過就算,誰能奈她何?侯氏自己又是個能幹的,裏裏外外一把手,還會巴結村裏那些有實權的人,在村裏那可是混得風生水起的。

再加上這李德江慣會哄老太太,經常在她麵前黑白顛倒的,本來衝天的火氣也能讓他給忽悠沒了。所以老太太雖然不喜侯氏,但是看在李德江的麵上,又不好多說什麼。其實這手心手背都是肉,罰哪家她也是心疼,有時候看著王氏退讓,她也就樂得和稀泥。

老太太回過頭來對他們說道:“你們三個也別生氣啦!侯氏那個人簡直就是咱家的老鼠屎,壞了咱家的這鍋湯,咱們都不用理她。等會我就下去看看你們奶奶啊!我從你們二姑奶奶那帶了些好東西給你們,德海啊,給娘拿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