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1 / 2)

李莎莎又轉念一想自己家種菜可以換錢,如果將這養魚的活兒給大爺爺家,讓他們也能早點致富呢。想到這裏,她又說道:“咱家種菜就忙不過來,不如咱把這養魚的活兒給大爺爺家吧,他家對咱們家這麼好,怎麼也得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如果就這麼給銀子,大爺爺家肯定不要。咱們給他們養魚的活兒,等養大了魚兒賣給鎮上的酒樓,這不也算是一個好的營生麼。”

李玉蘭一想也是,自家現在的菜地已經進了有七、八十兩銀子,大伯家的日子也是緊巴巴的,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也好啊!

李莎莎又問:“這兩天沒出什麼事吧?”李玉蘭想想:“倒是沒啥事,隻是咱們家的粽子太受歡迎了,你奶奶說明天讓小順子幫我們再帶二十斤糯米,我們再包一些送給大家。”李莎莎聽了拍手道:“這回好了,我可以大顯身手了!”

李玉蘭見她高興成那樣,就問她:“啥事這麼高興?”李莎莎樂著說道:“哎,這回去外婆家,外婆教了我幾種包粽子的方法,如果再包粽子,我不就能試試了麼。”

說完又從懷裏掏出那個香包,她怕幾個姨家的孩子看到會跟小姨要,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將香包藏到了外衣的裏麵。李玉蘭接過香包一看,就笑嘻嘻地說道:“這是你家小姨繡的吧。”

李莎莎奇怪了:“姑姑,你咋知道呢?”“看這繡工自然就知道了,原來莎姐兒喜歡這個啊,趕明兒姑姑教你繡,比著還能繡得更好呢。”李玉蘭說道。

李莎莎聽著也有些心癢癢,終是答應了李玉蘭一定好好學女紅。看著香包她突然想到自己給了小姨一把小鏡子,自家姑姑還沒有呢,她也照顧自己這麼長時間了,就給來個梳妝鏡子吧。

她跟李玉蘭說要出去一下,就出門閃身進了空間,買了麵比上次大一些的,能放在桌子上用的那種鏡子,而且一麵是普通鏡子,另一麵是那種放大的,這個禮物李玉蘭肯定喜歡。

果然,李玉蘭拿到手裏的時候,滿臉是不可置信的神色,從來沒見過這樣清楚的鏡子。就是那時自己的姨娘正得寵的時候,爹給姨娘買的銅鏡也隻是能模模糊糊地看個大概,而現在拿到手裏的這個,照的人纖毫畢現。

李莎莎歪著頭問道:“怎麼?姑姑不喜歡我送的這個禮物麼?”李玉蘭抱著鏡子:“莎姐兒,我太喜歡了,謝謝了,這個禮物太合我的心意了。”李莎莎調侃她:“那是,咱們村滿村也找不出像姑姑這麼好看的了,也隻有這個鏡子才配得上咱姑的花容月貌。”

李玉蘭讓李莎莎誇得有些臉紅,作勢就要擰她的嘴,李莎莎笑著跑開了。她早照了鏡子,自己的模樣也就是個清秀,別說比不上自家姑姑,更是比不上那裝模作樣的三姨。

兩人正說著呢,王氏進來了。她也就問問李莎莎這次去的情況,李莎莎當然是報喜不報憂,一律說好著呢。王氏聽她這樣說,眉間的緊蹙才放開。李莎莎覺得王氏還是知道吳氏為人的,隻是礙於麵子不說罷了。

李莎莎趕緊岔開話題,說起了那條七八斤重的魚,王氏還不知道這事,聽了也非常高興。李莎莎又跟王氏說了一下跟任何人都說是雷正堂帶過來的,王氏當然明白是怎麼回事,自是答應。

幾人又開始研究怎麼吃這魚,這麼大一條一次肯定吃不完,天也熱了,不好放到明天,還是將魚分成三份,給李德海和李德清,一家送兩斤魚肉過去。順道李玉蘭去村西頭的王富貴家買了兩塊豆腐。

李莎莎前世雖然很少做飯,但對於美食的追求卻是非常喜歡的,以至於在她的博客裏搜羅了不少菜譜。她想了想就教李玉蘭怎樣做麻辣香水魚,隻是現在的配料太少,湊合著做吧。

她讓李玉蘭先將魚肉切成塊,用料酒、鹽、白胡椒粉醃製一刻鍾。將鍋裏放油,把鮮薑和蒜片、辣椒煸香,放入水燒開,放入醬油、糖、桂皮、八角、香葉、白果、小茴香,小火熬一小會兒,再加入魚塊。湯燒沸以後,澆上事先準備好的炸花椒和辣椒油。

李玉蘭做好後,又按李莎莎說的方法做了魚頭,將魚頭用油煸了一下,放水,大火燒開,那魚湯就呈乳白色了,這時再放入買來的豆腐。又用大火熬了一會兒,那魚湯和豆腐的味道混合在一起,讓人垂涎欲滴。

最後又洗了些小白菜,下到魚頭豆腐湯裏涮著吃。老太太年紀大了,牙口就不是很好,吃這魚頭豆腐湯和麻辣香水魚倒是很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