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苓苓就拉著李莎莎往屋裏走,邊走還邊說:“沒事,沒事,隻是我一看到你,就想起粽子的事。是我不好啦,莎姐兒別放在心上啊!”又回頭招呼道:“蘭姑姑,快進去吧,我爺爺奶奶他們都在呢。”
李莎莎和李玉蘭對視一眼,心裏都想的是正好啊!進了屋,果然除了念書的李先平,其他人都坐堂屋裏了。
兩人進來逐個打了招呼,小張氏忙讓柳氏給姑侄倆倒水。李莎莎和李玉蘭都客氣地站起來說不用了,李德海擺擺手:“坐吧,就跟在自己家一樣。讓你大伯母給你們倒杯水,有啥可客氣的。來吧,說說是正事。”
李玉蘭看了李莎莎一眼,李莎莎明白這是姑姑讓自己說。她隻好站起來,對著李德海說道:“大爺爺,有個這樣的事我們家想跟您合夥。您看咱們這邊沒有河呀、塘呀什麼的,這個魚最多有個斤把重的就不錯了。就是鎮上的酒樓想做個魚什麼的,都得從縣城那邊運過來,都不怎麼新鮮了。如果咱們能自己養魚,能按時給鎮上的酒樓供應鮮魚,您說這個事能不能幹?”
李德海聽了她的話,眼睛一亮,問道:“能幹倒是能幹,就是這魚苗從哪裏來?這養魚需要什麼方法?這都是問題啊!”
李莎莎安慰道:“大爺爺,您聽我說,這魚苗我能給您提供,您放心好了。這養魚的技術我也知道一些,咱們也可以慢慢摸索。隻是我們家已經種菜了,沒那麼多精力管這個魚塘,怎麼樣,大爺爺咱們一起拚一把!”
李德海知道這是李莎莎想幫襯自己家,最近也是聽說她們種菜種的很好,每日都有馬車過來拉菜,想來也是有了不少進項。聽李莎莎這麼一說,他心裏很是感激,一拍大腿:“莎姐兒,你都有這個膽量,我有什麼不敢拚一把的,大爺爺承你這個情!”
李莎莎聽他這麼說很是高興,就忙上前將如何挖魚塘,如何喂食等等一些事情說了一遍。一番話直將李德海說得信心百倍,恨不得立時就開始。
李莎莎安撫好他的情緒:“大爺爺,不能太著急,這樣吧,咱們一起先選好魚塘的位置,然後找裏正將那處地方買下,再開工,咱不打沒把握的仗。”
李德海聽得直點頭:“這莎姐兒,別瞅著歲數不大,這道理倒是一個接一個,還挺對路數。”李宗亮也插話道:“莎姐兒,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我們這些人都聽你的。”小張氏和柳氏都高興地將手握在一起。
“大家也不要太激動,這個事就是定下來都不能說出來。而且魚塘選址最好離咱兩家都要近一些的,方便照顧。以後等魚兒養起來了,還得讓人日夜守著,怕有人小偷小摸的。等會大爺爺和我一起出去看看,然後去裏正那裏探探底。”李莎莎嚴肅地說道。
幾人都連聲答是,能改善自家的生活,李德海一家肯定是一心擁護的。李德海就起身和李莎莎、李玉蘭出了門。
從他家出來往山上走,路兩邊都是水田,挨著李德海家的水田旁邊有一塊五分的荒地,原來也種過莊稼,隻是收成太差,久而久之的,這塊地就沒人耕種了,荒了有幾十年了。李德海一聽說給魚塘選址,就想到了這塊地。
這塊地唯一的缺點就是離水源太遠,如果要挑水的話,可要費不少功夫。不過李德海還是將李莎莎領到了這塊地跟前看了看,又說了這塊地的缺點。李莎莎對這個缺點倒是不以為然,因為如果用空間裏的水的話,根本就不存在挑水這個事。
李莎莎覺得可行,就和李德海兩人去了裏正家。裏正也姓李,是跟李德海一個輩分的,比李德海年長幾歲,李德海一直喚他為二哥。他家住在村子的中央位置,李德海和李莎莎沒走多久就到了他家。
他們進門的時候,裏正正在堂屋裏跟人說話呢。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這跟裏正聊得正歡的居然是侯氏。李德海不得已跟侯氏打了個招呼,侯氏一臉要理不理的樣子,讓李莎莎覺得她就是欠扁的。
她不理人,李玉蘭和李莎莎正好也不理她,讓侯氏覺得自己受了輕視,心裏一陣窩火。這世上的人就是這樣,自己那樣做出來,就是理所當然。如果人家原樣奉還,她就會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
今天時間還行,應該沒影響大家,求收藏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