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1 / 2)

李德海一家剛走,大姑奶奶也拿著紅糖過來了,看了會新生的娃兒,又跟雷國珍說了一會兒話才離開。沒過多久村裏好些人家都來賀喜,人是來了一撥又一撥,李莎莎隻覺得頭都大了,覺得村裏的人自從上次上大梁吃流水席那次以後就愛跟他們家來往了。

村裏人不是送了隻雞過來是送一籃子雞蛋,或是一斤紅糖什麼的,李莎莎隻得一筆筆記下來誰送了什麼東西。所有來的人都說著最吉利的話,要不是看到雷國珍疲憊的樣子,估摸著一時半會都不會離開。

好不容易人來的少些了,家裏清淨下來,李莎莎和李玉蘭看著堂屋裏一堆的東西有些傻眼。兩人站在那裏大眼瞪小眼了一會兒,又分頭將東西分類歸置好。收拾完這些也到中午了,兩人又齊心協力地將飯菜做好,李莎莎這才去老太太那邊將王氏叫起來。

幾人在老太太房裏用過飯,李玉蘭給雷國珍做得黃豆燉豬蹄熱好給她端了過去。現在就是要多給雷國珍催奶,兩個娃兒吃奶,得多多下奶才行。為了方便叫兩個娃兒,李莎莎提議暫時給他們取個小名,就叫大毛和二毛。

李莎莎等李玉蘭走了就跟王氏商量:“奶奶,明日是大毛和二毛洗三的日子,村裏的人送了那許多的東西,咱們這要辦酒席麼?”王氏笑道:“咱李家村的規矩,百日的孩子才能擺酒席慶賀,洗三的話,女娃兒隻要每家送紅雞蛋,男娃兒隻要每家送塊肉。咱們家既是龍鳳雙生,那就得既送紅雞蛋,又送肉了。”

李莎莎心道,這倒是好辦了,大不了在張屠戶那裏買頭整豬,四個豬蹄子正好給雷國珍發奶,其他的肉就都切成塊送給大家就好,豬頭還可以留到後日祭灶的時候用。

心裏有了準譜辦起事來就快了,李莎莎先讓李玉蘭和王氏將送來的雞蛋全部煮成紅雞蛋,自己則去張屠戶家定豬。外麵雖然沒有下雪了,可是地上的積雪還是有蠻厚的,李莎莎懷裏揣著三兩銀子就一腳淺一腳深地去了張屠戶家裏。

如今家家戶戶都殺了年豬,買豬肉的人更少了,所以李莎莎定好三兩銀子買一頭三百五十斤左右的豬,讓他明日都切成兩斤一塊。下水除了豬頭和豬蹄單獨留下來,其他的都送給張屠戶,張屠戶娘子接了銀子高興地眼睛都眯了起來。

李莎莎回到家的時候,李先智也回來了,從明日起他們學堂放假了,一直得出了正月十五才會開始上課,李莎莎高興起來,正好要人幹活呢,李先智就放假了。

幾人吃了晚飯,王氏又接著煮雞蛋,李玉蘭則領著李莎莎和李先智染雞蛋,其實就是用那種紅紙將雞蛋擦一下。幾人沒幹過這活,都覺得很新奇,幹起來也就不覺得怎麼累。最後足足染了有六百個雞蛋才收工,留了李玉蘭守著雷國珍,其他的人都抓緊時間睡覺。

第二日早上一家人是讓張屠戶給叫起來的,他和張二郎推著一個大平板車將切好的肉塊和豬頭、豬蹄等東西送了過來。李莎莎大略地數了數,一共有一百塊豬肉,兩扇排骨、四個豬蹄和四塊豬腿。

幾人吃完早飯,李莎莎就準備分裝豬肉和雞蛋,王氏將她叫住:“莎姐兒,別著急,這一百塊肉還得用用紅紙點一下,才能送出去,也意味著讓大家夥沾沾喜氣呢。”李莎莎聽得這話,隻得召集大家一起點紅紙,老太太見活兒不重,也幫著幹了不少。

等東西都準備齊全了,李莎莎則將昨日記下的送禮名單拿了出來,還行,有六十多戶送了東西的,李莎莎都將每個名字寫了張紙條,每戶都是六個雞蛋和一塊豬肉。六個雞蛋是取意六六大順,意味著兩個娃兒一生順順利利。幾人一下子拿不了那麼多,就每人隻用一個竹籃放一些,按著紙條給每戶送東西。

這樣來來回回了幾趟,終於在午飯之前將村裏的人家都送完了,一家人這才鬆了口氣。王氏就說吃完午飯下午就去雷正堂那裏送紅雞蛋和肉去,李先智有好幾天沒有見老鄭了,就主動提出來下午去外公家送東西,順道他去看看師父。李玉蘭和王氏則去舅爺爺家送紅雞蛋。

都商量好了正準備做飯的時候,院門外又傳來了敲門聲,大家都不知道這個時候又是誰來了,李先智跑過去開了門一看,居然是李宗輝趕了回來。

幾人跟他寒暄完了後,李宗輝就去內院看雷國珍和新生的大毛、二毛,其他的人就趕緊做午飯。到吃飯的時候,李莎莎見李宗輝雖是滿臉困乏交加,可是臉上的喜色卻是怎樣也掩不住,想是新得的龍鳳胎讓他也很是高興,畢竟龍鳳雙胞胎在哪個時代都是一件了不得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