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雷國珍在娘家住滿了一個月,雷正堂和吳氏將雷國珍和大毛二毛送了回來。已經滿了兩個月的大毛和二毛長大了許多,會笑、會用眼神跟你交流了,李莎莎覺得兩個小家夥太可愛了,她現在最大的愛好就是跟兩個小家夥逗著玩兒。兩個娃兒的回歸,也讓老太太悲傷了許久的心終於得到了一絲安慰。
王氏和李玉蘭做了很多菜歡迎他們的回歸,也是感謝雷正堂和吳氏這一個月對三人的照顧。雷正堂又想起了八月節那日喝的葡萄酒,再三叮囑李莎莎今年一定要給他送幾壇子的葡萄酒,李莎莎頭點得跟雞啄米一般,雷正堂才算是高興地離開。
日子快快樂樂地過去了,終於到了大毛和二毛滿百日的時候。王氏和李玉蘭提前一天已經將要做的菜都準備好了,又請了幾個相與的來幫忙的媳婦子。一早起來,李德海一家也趕過來幫忙,李先平和李先智專門負責去借桌椅板凳,李玉蘭、李莎莎和李苓苓負責上菜,小張氏和柳氏則在廚房幫忙。
這次滿百日,不光是請了自家的親戚,還有族裏的幾個耆老和族長,這些都由老太太在主桌陪著。因為今日還要給大毛和二毛上族譜,將兩個小家夥的大名公布於眾。為了這些老人家,李莎莎想了許多適合的軟和一些的菜肴。
這次辦百日,李莎莎打著整整十桌,差不多將當日大毛和二毛出生的時候送過禮物的村民都請了來,當日像李德江和李德湖她就沒有請了,沒必要將這兩家請來給自己家添堵,老太太也因為前幾次的事情也不再說叫他們了。縣城裏的小姑奶奶也托人送了請柬,隻是她已經回信說自己太忙,不會過來了,隻是派了家裏的仆人送了幾匹綢緞作為賀禮。
隨著客人陸陸續續地過來,李莎莎和李苓苓也幫著給客人們泡茶。因為老太太年紀最大,就是耆老們對老太太都非常恭敬。到了上菜的時候,幾人忙得團團轉,好不容易菜上齊了,老太太陪著的族長和耆老們那桌不是傳來讚歎聲,都是誇她家的飯菜好吃。
吃得差不多的時候,雷國珍和李玉蘭抱著大毛和二毛過來了,專門去了族長那桌見了禮。族長捏著他的兩根胡子問道:“兩個娃兒的大名取了沒有?”雷國珍回道:“大名都是相公給取的,大毛是哥哥,叫李先奉,二毛是妹妹,叫李瑩瑩。相公說了一大堆是什麼意思,可惜我不怎麼記得了,沒法給族長爺爺一一說明了。”
李莎莎聽到這,就在旁邊插嘴道:“族長太爺爺,我爹說了大毛叫李先奉,奉乃承也,寓意咱家大毛承繼了咱爹娘的長處,而且會將這長處繼續傳承下去。二毛大名是李瑩瑩,瑩字取尚之以瓊瑩乎而。也就是似玉的寶石。”
族長聽得李莎莎這伶牙俐齒地一番解說,不禁對這小女娃另眼相看,這宗輝打小就是老李家的神童,看著這莎姐兒也不簡單呢,以後說不定也會有出息呢。
想到這裏,老族長打了個哈哈:“莎姐兒不得了呢,比你娘的記性都好,是不是念過書啊?”李莎莎躬身行禮:“老族長過獎了,我就跟著哥哥認了幾個字。”老族長笑著點點頭,對同桌的耆老們說道:“你們看這女娃兒可不得了,這就認得幾個字,就能將她爹的話記得這麼清楚,就是一女神童啊!”耆老們知道李宗輝已經去了府城的書院,拜了當今的大儒風山長為師,這今年的秋闈估計就屬於囊中之物了,他們李家村估摸著能出第一個舉人老爺了,一個個都隨聲附和起來。
雷國珍聽大家誇自己女兒也喜笑顏開,趁著熱鬧對老族長說道:“族長爺爺,那今日就煩您給這兩個娃兒上了族譜吧!”老族長點頭稱是,叫了自家孫子過來,讓他去祠堂拿族譜。沒多久族譜拿了過來,老族長當著大家的麵,在李莎莎的名字下添上了李先奉和李瑩瑩,又讓自家孫子將族譜供到祠堂裏。
見到兩個娃兒的名字都上了族譜,李莎莎的家人這才都安下心來。大家都高高興興地吃了這百日酒,王氏和李玉蘭又準備了一大堆的禮物,讓各家都帶回去。李家村從來沒有哪家吃百日宴還能拿禮物走的,這一下村裏上上下下都對李莎莎家稱讚不已。(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