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輝因為還要忙著春闈,所以無法回來和家人一起慶賀。回來報信的人說是李宗輝這次中了湖湘府的解元,大家聽了更是雀躍不已。李德河做主,又去買了掛一萬響的鞭炮放了,引得街上的人又圍了過來隻嘀咕,怎麼這個酒樓開張要放兩次鞭炮呢。
李莎莎不明白什麼是解元,偷偷問李先智,李先智笑著給她解釋:“也就是鄉試的第一名。”李莎莎捂嘴:“那咱爹是整個湖湘府的第一名了。”李先智笑著說道:“可以這麼說了。咱爹還真是厲害,當年沒錢的時候院試考了案首,如今鄉試又考了解元,要是會試再得了會元,殿試又讓皇上點中狀元,那就是三元及第呢。”
李莎莎想起上一世的各種考試,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學,是不是也跟這個差不多的意思呢,特別是高考,都有某某省文科狀元或理科狀元之稱。李德河衝著李莎莎使了一下眼色,李莎莎忙拿了塊碎銀子賞給了送信的人。送信的人接了銀子,說了一大堆的吉利話,這才告辭離去。
李莎莎忙讓李先智回李家村給雷國珍送信,雷國珍一高興,就和李先智帶著大毛、二毛一起去了鎮上。多虧鎮上酒樓的後院比較大,收拾兩間屋子也很容易。一家人等所有客人都走了,把東西都收拾完,就擺了一大桌的酒菜,一起好好的舉杯慶賀了一番。
沒有兩天,村裏的族長、裏正和親朋好友都蜂擁到新開的酒樓給李莎莎家裏道喜。這可是李家村乃至岩泊鎮都是獨一份的,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李莎莎趁機跟族長說了一下大毛的事情,哪裏知道剛剛還笑容滿麵的族長,頓時就垮了臉,還將李莎莎教訓了一番。長篇大論地說了一通為了她家好的意思,這不光是她家一家的事,如今李宗輝成了李家村首位的舉人老爺,這件事就成了李家全族的問題,李莎莎隻覺得跟古人講這個真是無力了。
李德河又請了村裏的人吃了一回,慶賀李宗輝中舉。送禮的人也多,還有許多將田地投到李宗輝名下。鎮上的許多鄉紳也有送房、送地的,沒幾天家裏的田地猛增,就是房屋也多了許多,令李家人應接不暇。還有許多人家來投靠,想做他們家的家人,李莎莎可不敢隨便收留不認得的人,都好言將他們打發了。
原來打算年底掙了錢再買入田地的,沒想到沒花錢就已經收了這許多,算是提前進入地主階級了。李莎莎將所有的送的禮物都造冊登記,足足記了一大本。將不能用上的房屋都租了出去,留了兩個好一些的院子準備以後家裏人自己用。
最有意思的是李莎莎那個眼界比天高的有錢小姑奶奶居然也派人送了賀禮過來,這回來人正是上次那個方管家,這次卻是將那副高傲的嘴臉換成了一副諂媚的奴才樣。人前人後地奉承著李德河一家人,讓李莎莎覺得比看他原來那副樣子更難受。而且禮物也不是上次的三塊綢緞,而是幾個大禮盒。不光有綾羅綢緞、各種吃食點心,還有金銀玉器若幹,李莎莎也按名登記在那冊子上了。
開業後李家酒樓的生意很不錯,可能這也是鎮上第一家舉人老爺家的買賣,來湊熱鬧的人特別多。李莎莎已經開始在空間學做飯,從小龍那裏弄了許多菜譜,這一下子又有了許多新奇的菜,口味的多樣性,也吸引不少客人。
李莎莎在各種忙亂中,隻有等晚上進了空間才覺得能休息一二。她有時也會想起嚴梓熙,小順子跟她說得不清不楚,現在又聯係不到嚴府的人,她也隻是個小女孩,什麼也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嚴梓熙能活著過來找她。
李德河如今有了當了解元的兒子,又有了鎮上的李記酒樓,腰杆子頓時覺得硬了起來,走起路來肚子都要挺出去了。李德江和李德湖也經常上鎮上找李德河吃酒聊天,兩人一起奉承,又是灌迷魂湯又是將李德河高高舉起,李德河就有些下不來了。恨不得將自家的產業和錢財都送予兩個“可憐”的弟兄。
當然阻礙這兄弟情深的唯一障礙就是李莎莎了,雖說讓李德河做了掌櫃的,可李莎莎堅持自己做賬房,每一個大錢的收入和支出她都有明確的列明,又用的是阿拉伯數字,看得一目了然。每日的銀錢也是收在她的手中,所有支出也是從她這裏出,李德河想接濟自家的兩個兄弟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李莎莎也不明白李德河為什麼對自家的老婆孩子那樣厲害,可對自家的兄弟倒是能傾其所有。真的是應了那句老話,老婆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沒有接濟成自家兄弟,他還怕自家兄弟說自己當了舉人老爺的爹就有些看不上自家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