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有半月的功夫,雷正堂派人過來稟報說,新院子已經整得差不多了,讓李莎莎第二日過去看看,然後定哪日開張大吉。
李莎莎這會子去哪裏都領著大妮,她真的覺得大妮是自己在兩輩子見過的所有孩子中最懂事聽話的,值得自己花心思去培養她。所以第二日除了李德河之外,她就隻帶了大妮和秋菊。
快到新院子的時候,遠遠地就看到院子門口插有一麵大旗迎風招展,上麵白底紅字寫得是李記木器店。院子黑色的大門已經油漆一新,閃著亮亮的漆光。
馬車駛到近前,秋菊先跳下車去,將車凳擺好,這才將李德河扶了下來,李莎莎牽著大妮隨後也踩著車凳下了馬車。門口也有工匠在忙活,見是李莎莎和李德河下馬車了,有的一溜小跑去報信的,有趕緊上前打招呼,要引著他們進去的。
幾個工匠前呼後擁地將他們往院門內,正嘰嘰喳喳地給他們介紹。迎麵走過來雷正堂和趙老三。李德河親切地上前跟他們打招呼,雷正堂笑著開始介紹這院子,趙老三看到大妮高興地將她舉過頭頂讓她騎大馬。李莎莎仔細看了看趙老三,他現在已經不是一個月前的頹廢陰鬱的模樣,笑起來還挺陽光的。
李莎莎這才放了心,用心聽雷正堂介紹起院子來。前院裏種了幾株大樹,正對院門一溜有五間屋子,有兩間展廳,一間會客室,剩下的兩間是貴賓室,專門接待規格高一些的客人。後院的空地搭了個大棚子,這是避免下雨不能幹木匠活。棚子裏如今已經堆滿了木料和做木匠活的家夥什,工匠們正在忙忙碌碌地進出。雷正堂說道:“如今這木匠活都是給玉蘭打嫁妝家具,我想打好後先不搬回村子,先放到莎姐兒說得那個什麼展廳裏供客人看。”李德河和李莎莎聽得一個勁地點頭,趙老三跟沒聽見一般,隻是逗著自己的閨女大妮玩兒。
棚子後麵是一溜後罩房,所有工匠都住在後罩房裏,足足有十多間,兩人一間屋子,如今酒樓的夥計們也住在這邊,賬房也隱在後罩房的最旁邊一間。李莎莎見雷正堂都按自己和他商量的方案改裝的院子,心裏更是喜歡,見介紹得差不多了,就拖著雷正堂和自己爺孫倆去李記酒樓用午飯。
大妮見李莎莎他們要走,就跟趙老三說道:“爹,莎姐姐要出去,我要跟著她。”趙老三有些不舍,李莎莎見狀,忙說道:“趙叔也一起去吧,對了,嬸子在哪呢?叫上嬸子跟我們一起去酒樓用個午飯,你們一家人正好團聚團聚!”趙老三眼含熱淚說道:“謝謝大小姐,我這就去喊內人一起過去。”這是他第一次正麵回應李莎莎,也是他第一次對李莎莎表明自己的立場,讓李莎莎很是高興。
李莎莎衝著身後的秋菊說道:“去幫我將嬸子找過來,叫她與我們一起去酒樓用個便飯。”說完回身對趙老三說道:“趙叔不用去找了,你就陪著大妮好好呆一會兒,我們在這裏等等嬸子。”趙老三點頭如搗蒜地答應了。
等秋菊將趙三娘子找過來,她又抱著大妮一陣唏噓,後來還是李莎莎勸道:“嬸子,您再哭下去,那溧河的水會衝到這裏來了!”她的話引來大家一陣善意地哄笑,搞得趙三娘子一陣不自在,雷正堂知道趙三娘子臉皮薄,隻得打圓場說道:“好了,人都到齊了,咱們就往酒樓去吧!”大家這才一起往外走去。
到了李記酒樓,春分迎了過來,直接將眾人領到了樓上的包間。李莎莎做主點了一大桌子的菜,將大家吃了個肚歪。飯後大家又一起商量,看什麼時候開業的好。李莎莎是覺得再過幾天就是四姨雷國秀出嫁的好日子,雷正堂和雷國安不可能不在家裏,所以幹脆就錯幾日,到二十八這日開業就行。她的話得到了大家的讚同,時間就敲定在了二十八這日。
定好了日子,飯也吃飽了,酒也喝足了。李德河就提議再去木器店看看,然後從那邊就可以直接回李家村了。幾人步行回了木器店,分別四處去查看。隻剩下趙老三一家三口依然在前院的樹蔭下,好好傾訴離別之情。到走的時候,大妮還是跟著李莎莎回李家村,讓趙老三兩口子好一番難舍難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