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趙三娘子回屋,趙老三就將剛剛發生的事跟她說了。趙三娘子隻覺得這一世算是碰上命中貴人了,大妮也在旁邊說起平日裏莎姐姐對自己是怎麼樣的好。一家人下定決心,就是做牛做馬也要報答她。
終於到了除夕,這日天公也作美,早上起來就飄飄灑灑地下起了雪,過了午後,鵝毛大雪跟著下來了,李莎莎覺得下了雪才有過年的氣息。因為準備充分,家裏的事情都有條不紊。為了裝點院子,還將從趕場買回來的紅燈籠,前前後後都掛了幾十個。
下午的時候,李德河去了老屋將那個取名為李宗林的庶子給領了回來。正屋已經沒有房間了,李莎莎隻能將他和房媽安排在廂房了。安排妥當後,李德河領著李先智、大毛和李宗林去了祠堂祭祖。又帶著王氏準備好的香燭、飯菜去了李明泉的墳上,這也有個名頭叫“送亮”。當然這些內容女人們都不能參加,隻有男性家族成員才能去的。
晚上吃過團圓飯,李德河和王氏給幾個孩子都給了壓歲錢,用一個個紅色的荷包裝好,每人都是一個一兩銀子的花生。李莎莎又讓春雨他們將李先智早就寫好的春聯和從鎮上買回來的門神拿出來貼到院門上,貼好後,就要將大門緊閉,到初一才能打開了。
做完這些,李莎莎和李先智領著大毛、二毛站在院子裏,她沒有帶那個比大毛還小的小叔叔,心理上還是有些排斥。大毛和二毛兩個小家夥已經打扮得跟年畫上的福娃娃一般,穿著新做得大紅的錦緞棉襖,領子上和袖口上都鑲著一圈白絨絨的兔兒毛,李玉蘭給他倆一人梳了個衝天炮,還在每個人的眉間點了一個紅點,顯得他們更是粉雕玉琢一般。
雪已經停了,雖然山村的夜晚是非常黑的,不過有白雪的映襯,反而有些若隱若現。屋子的廊簷下一排紅色的燈籠正隨著夜風飄蕩,堂屋裏的歡聲笑語也不時飄出。院子裏的下人們都擠在一堆看春雨放煙花,隨著各種煙花被點燃,一波波五光十色閃亮的顏色衝向天空,他們也不時發出驚歎聲。
大毛很是喜歡這五彩斑斕的煙花,拉著李莎莎往人堆裏擠。李莎莎拍拍他的手:“大毛,不用著急,等會讓哥哥和秋菊抱著你和二毛,你們就可以看了。”她回身讓李先智和秋菊抱起他倆,走了過去。
下人們見是小主人過來了,都讓開一塊地方。大妮也從身後跑過來,一邊跑還一邊喊著莎姐姐。李莎莎牽過她的手,幾人就站在人群中看煙花。那煙花猶如火樹銀花,照亮了周圍人歡笑的臉,也照亮了自家的院子。李莎莎從來沒有這般滿足過。這一世,她身體健康,雖然爺爺和爹都有些不靠譜,可好在她有疼她愛她的奶奶和娘親,還有貪玩但是在意自己的哥哥,還有兩個活潑可愛的弟弟妹妹,還有一個有著非凡功能的隨身空間。
放完煙花,李莎莎和李先智領著大妮、大毛和二毛回了堂屋,今天晚上全家人都要守在堂屋裏守歲,堂屋裏燈火輝煌,點了有十多盞油燈,讓王氏心疼了老半天了,可還是擰不過李莎莎,李莎莎心想,就這十幾盞油燈,又哪裏抵得上一個電燈泡亮呢。
李德河、王氏、雷國珍、李玉蘭、李宗林、老鄭還有那難得一見的容媽媽這時都圍坐在飯桌前。先前滿桌的杯盤狼藉已經收拾幹淨,這時已經換上了各種糖果點心、瓜子花生什麼的,每人麵前還放著一杯黑茶。
這裏的人推崇喝這種黑茶,它是由銀城縣的苞芷園產的。據說是通過高溫火焙,色澤就會變得黑褐油潤,故稱作“黑茶”。因為是發酵茶,還有消食的作用,對於剛剛吃過豐盛的除夕夜團年飯最好不過,能否繼續下麵的吃,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開始嚐到這種茶的時候有些難以入口,可這裏的人卻是長期飲用這種茶,還覺得這是它獨特的濃鬱風味。當然這裏的人單指是著這裏的有錢人,沒錢人卻是啥茶也喝不上,隻能是煮些白開水了。
見他們進來,王氏和李德河忙站起來,接過大毛和二毛。李莎莎一屁股坐到雷國珍身邊,引起容媽媽一陣白眼,雷國珍也隻用眼睛瞪她。李莎莎隻得又直起腰板,正襟危坐在椅子上。手裏牽著的大妮,則自動地爬到她旁邊的椅子上坐好,一副淑女的派頭。容媽媽看著大妮,眼裏露出讚許的目光。
等大家都坐定,容媽媽就對李莎莎說道:“大小姐,既然夫人說了要年後再開始學規矩,那麼過了正月十五,咱們再開始吧!”李莎莎聽了這話,在心裏比了個“V”字,好家夥這個時侯才告訴她,她一直以為過了初三就會開始呢,這陣子玩都玩得不是很盡興,心裏總是裝著要開始學規矩的重擔。這會子聽容媽媽說起要出了十五才開始,那還有什麼不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