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把抱住大妮,在她的蘋果臉上啃了一口:“嗯,謝謝大妮,我的大妮最好了!”大妮卻嫌惡地從懷裏掏出一條帕子擦了擦臉上的口水,讓李莎莎哈哈大笑起來。
幾人正鬧呢,屋外傳來一個丫頭的聲音:“大小姐,安樂堂那邊傳飯了,老夫人讓您趕緊去安樂堂用飯!”李莎莎衝著秋菊給了個顏色,秋菊馬上會意地出去了。不一會兒就聽得秋菊跟那丫頭說道:“謝謝姐姐了!大小姐馬上就過去。”
李莎莎忙拉著大妮往安樂堂過去了,容媽媽陪著鄭氏幾人都在等李莎莎,見她們進來,鄭氏就問道:“莎姐兒,那廣恩伯世子夫人找你幹嘛?還把你帶去哪裏了?”李莎莎一掃眾人,發現大家都睜著一雙求知的大眼睛關切地看著自己,不禁一樂:“奶奶,這飯都不吃就開始審人了。哎,那世子夫人找我還有什麼別的事,就是昨日馮麗妃說的合夥開鋪子的事。她帶我出去挑合適的鋪子去了。”見沒啥大事,大家這才安心地吃了午飯。
吃過午飯,大家各自回屋小睡了一會兒,就李莎莎因上午睡過一覺了,就招了朱管家將府裏的賬冊都交了過來,一一細查了一遍,發現雖是有些小地方不是很盡如人意,可是水至清則無魚,隻要大體上過得去,李莎莎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因看賬上確實剩餘不多,她又拿了一千兩銀票出來,讓朱管家去兌換成五兩一錠的銀子,讓他要用銀子的時候上自己這裏拿。又跟朱管家囑咐了,不用****吃得那樣好,平時清粥小菜也來一些。
這個時候已經到了京都的冬天,如果能吃上小菜那簡直是比大魚大肉還要貴一些,李莎莎開始懷念溧縣那四季常綠,想著自家還有幾十頃地在京郊,明年開春一定要買個離自家地近一些的地方的莊子,到時弄幾個蔬菜大棚,雖說不能用塑料薄膜,可是能用玻璃啊!這個時候的窗戶能用上琉璃窗就不錯了,多半都是用高麗紙糊的,而且琉璃窗做的透明度也不好,她想著在空間多買幾塊玻璃,或者用三樓的機器做一些呢。有了這個想法,李莎莎就隻想著到晚上進空間的事情了。
李莎莎又重新將那賬本做了一個,用阿拉伯數字的借貸記賬法,這樣看起賬來沒有那麼繁瑣,讓朱管家也耳目一新。又因正好用到了大妮從李先智那裏拿來的筆墨紙硯,李莎莎又表揚了大妮一番,說是要教秋菊和大妮這樣算賬。從那以後,隻要李莎莎開始記賬,就叫著秋菊和大妮一起學著做,帶了幾個月以後,這兩人就能做出一手漂亮的賬來,李莎莎算是從繁忙的家事中解脫出來了。這是後話了,暫且不提。
晚上大家又都齊聚安樂堂用飯,李德河說起下午有人過來報信,說是李宗輝兩口子不日就會進京了,大家聽了又一陣歡呼雀躍,這樣一家子除了李玉蘭就都聚齊了。說到李玉蘭,李莎莎才想起爺爺那個老來子李宗林,就問了李德河兩句,李德河知道這孩子不受待見,也隻是在外院請了個奶媽帶著,根本就沒讓上內院來。李莎莎這才明白過來難怪到京幾日了,也沒見著他了。
吃完飯,李莎莎領著容媽媽和大妮回了重華軒,因為她急著進空間,也就沒跟她們多說什麼,各自回房歇息不提。
李莎莎好不容易回了房,秋菊幫著她脫衣、梳洗,李莎莎想著大妮年歲小就讓秋菊指了最老實的秋紋,以後貼身伺候大妮。
等上了床,秋菊要在屋裏值夜,讓李莎莎給轟回後罩房睡覺去了。她先將正房的門關上,又將裏屋的門也插上,省得秋菊夜裏沒事跑過來,看到她不在又該著急了。
好不容易沒事了,李莎莎急急地進了空間,先到小龍那裏看看有沒有玻璃賣,發現超市裏居然有大小不一的玻璃賣,尺寸根據你輸入進去的大小出來。真是太棒了,以後有了莊子,統統裝上玻璃窗戶,再將空間裏的東西弄些出來種了,要是再開酒樓就都用自家莊子裏的菜。還有那個蘭香坊的鮮花也要種起來,多弄幾個大棚,到了冬天也有鮮花供應,這生意能不好嗎?就是這個木器店,目前不是太好弄,還是等個一兩年,自己買個店鋪再開吧!
她又上了二樓,在各個機器前看了看,發現居然那個篩選礦石的機器能做玻璃,隻是玻璃隻能是三樓礦洞裏的一種類似於石灰岩的石頭來做,這個太容易了,原來她采礦也不是每次都能采到好礦石,這個石灰岩的石頭倒是經常采到,隻是覺得沒啥用就給扔掉了,如今礦洞的門口還堆了一大堆的這種石頭,還不知道如何處理,沒想到還能有這個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