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1 / 2)

做完這些,就到了午時三刻,李莎莎領著容媽媽和大妮去了安樂堂。李宗輝和雷國珍已經領著大毛和二毛到了,正和李德河和鄭氏聊得熱鬧。隻有老鄭和李先智不見蹤影,李莎莎隻得派了秋菊去安逸堂請他們過來,沒想到大妮說要跟秋菊一起去安逸堂,李莎莎想著也沒啥事,就點頭讓她跟著去了,隻是讓秋菊路上看著點,不要摔著了大妮。

大妮沒多會就回來了,後麵跟著老鄭和李先智,鄭氏見了就吩咐丫頭們開始上菜。一家人吃了一頓團團圓圓的飯,聊的時間比吃飯的時間長的多。吃過飯,鄭氏叫丫頭們將桌子收拾幹淨,幾人就坐在桌前聊了開來。

鄭氏跟大家說起了他們幾個進宮謝恩,李莎莎卻讓皇上收為義妹,並得了一個南安郡主的名號。李宗輝和雷國珍聽了,都欣喜不已。正說得興起,外麵有丫頭來報,說是宮裏來了內侍傳旨了。幾人慌忙將衣服整了又整,這才讓朱管家將香案設在外院的正廳裏。

這次來傳旨的還是上次來的張內侍,李莎莎又塞了個折成方勝的銀票與那張內侍,張內侍因前次拿了五百兩的巨款,對這小姑娘甚是喜歡,見她又塞了銀票過來,心下更是喜歡。和顏悅色地說道:“這次的聖旨也是好事,郡主聽著就是。”他要不提這郡主二字,她都忘到了九霄雲外。

李莎莎聽得是好事,這才放下心來。等人到齊了,一家人就齊齊拜倒在地,山呼萬歲。張內侍將聖旨宣讀了一遍,這是李莎莎第三次聽這個了,知道隻要將那些晦澀難懂的地方去掉,就是這道聖旨的意思。這次的聖旨卻是讓李宗輝三日之後去吏部報道,這三日務必將李先智過繼到鄭家的事情辦好。

李宗輝聽了也不舒服,自己家兩個兒子,一個過繼給了二房,一個又過繼給了鄭家,自己連個養老的兒都沒有了。隻是他又哪裏敢跟皇上評理,想著以後找機會一定要把那族譜改回來,將小兒子李先奉重新寫回自己名下。又想著李先智雖是過繼到鄭家,可鄭家如今一個人也無了,隻是以後姓鄭而已,兒子以後肯定還是向著自己的,這樣想著心裏才稍稍好過一些。

張內侍宣完旨,就笑著對李莎莎說道:“這旨也宣完了,雜家也要回去複命,李家以後有事,雜家會提前找人送信過來的。隻是這過繼的事兒完了,還要記得督著李大人去宮裏複旨才好。”李莎莎喜他上道,知道這回算是在宮裏埋下了自己的種子,很是高興,讓李宗輝親自送了他出去。

等李宗輝送完人回來,一家子就在正屋內商量如何辦這個過繼的事情。最後又叫了朱管家過來一起商量,畢竟他對這侯府事宜還是熟悉一些。最後定下明日辰時在侯府後麵的祠堂辦過繼的事宜,眾人這才散了,各回自己院子歇晌了。

李莎莎則偷偷溜到安宜堂找雷國珍,想跟自家娘親敘敘離別之苦。哪知道到了安宜堂才發現李先智也在,想他也是跟自己一般心思,兩人不禁對視一笑。一家人親親熱熱地聊了一下午,大毛和二毛有了哥哥姐姐的陪伴就是午覺也不睡了,隻是掛在了哥哥姐姐身上打鬧嬉戲。到了晚飯時分,才一齊去了安樂堂。

晚上李莎莎又去了空間奮戰,終於能去鑽石洞了。這一夜,李莎莎雖是采出不少鑽石來,但是因為等級低,隻能采一些克拉小成色不是很好的鑽來,那海洋之心還不知得到何時才能采到。隻是這小鑽石也是好東西,可以在頭麵上鑲上一排來,到了太陽底下肯定是亮閃閃比起別的寶石要愛人許多。不過這回李莎莎倒是先用白金和那些小鑽做了一個手鐲來,這樣她一伸出手來,那手鐲就在日光下白白的亮晶晶的,很是新穎別致。

李莎莎又將那些白鵝絨分了幾個包裝好,也放到了自己的床下,幸這架子床是又高又大,放這些個東西那是小菜一碟。想著明日就讓秋菊幾人將這鵝絨被做好,如果蓋得好就給家裏人一人一床。要是大家都覺得好,等明年自家在京郊有了莊子,她也大量地養上大白鵝,這樣還可以做這個鵝絨被的生意。

賺錢的大計是想了一個又一個,隻是實施起來卻是要慢慢來了,怎麼樣也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如今她身上有上萬兩的銀票,就是這麼大的侯府支撐個一年兩年的也是沒啥問題的。隻是隻出不進卻是不行,還是要把計劃都做好。這樣想著,就記起自己上午讓人送到廣恩伯府的契約來,既然世子夫人沒有回信,想必也是要好好思怵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