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莎莎三個月前從玉佛寺看望一無大師回來,讓一無大師抄了一遍的製作鏡子的方子。她每次也不敢多給皇上多的東西,隔個一兩年的出來一個新東西,一下子給多了,倒是讓一無大師創造新東西太容易了一般。每次一無大師做了這些東西,皇上就會賞許多東西給玉佛寺,當然李莎莎也能跟著蹭些油水。
而那年左侍郎送給李宗輝的那兩個侍女,李莎莎也趁著這次將她們從明月庵裏接出來後直接賣給了人牙子,她們這種人,留在身邊就是禍害,李莎莎可不敢保證李宗輝能扛得住那樣的人。隻是又賠了明月庵三年的夥食費,不過這樣也算是扼殺在搖籃中吧!李莎莎覺得值。
李莎莎也走上前去,沒想到到底是一國之君,做什麼都是大手筆,一下子就造出這樣大的一麵鏡子來。細細一瞧那鏡子果然是比大楚朝的那些個銅鏡強了百倍,照得人纖毫畢現,好不清楚。李莎莎見皇後那喜歡的勁兒忙湊趣地說道:“皇嫂,皇兄是不是把第一麵造好的鏡子給皇嫂送了過來?”皇後聽了這話,嬌羞地點了點頭。
李莎莎忙大讚:“哎,看來在皇兄的心目中,皇嫂才是第一位重要呢。”皇後聽了,心裏越發甜滋滋的。當年皇上在先皇心目中可不是什麼儲君人選,皇上的生母位份不高,生完他以後早早地就去了。所以當年娶正妃的時候,當時的皇後現在的太後也就是草草地給挑了現在的皇後,皇後娘家寒微,父親當時不過是個從五品的小官,皇後下麵隻有個年幼的弟弟。皇上當年繼位前皇子們攪得朝廷上下腥風血雨的,那皇後的父親本身體弱,這下子隻嚇得一命嗚呼,隻留了個寡母帶著弱弟。
皇後娘家族裏的人,開始的時候見孤兒寡母好欺負,皇後不過是一個不得寵的皇子正妃,就侵占了他們的家產,將皇後的寡母幼弟趕了出去。皇後的母親為了保住家裏的薄產,求到了皇後跟前,給皇後氣得七竅生煙,當即派了皇子府裏的侍衛將那些族人從自己家裏趕了出去。哪知道這下子就捅了馬蜂窩,那些族人是別的皇子攛掇著幹的這事。這些事情就被言官一本參到了先皇跟前,差點讓先皇將當今一家子趕回封地去。
好在今上還是有些本事的,那時也不知怎地跟太後搞好了關係,太後幫著說了許多的好話,這才化險為夷。不過從此以後皇後再也沒有出過頭了,又不知為何嫁與當今多年也無所出。後來今上登基,後宮裏又進了許多的美人,唐淑妃和馮麗妃先後生了大皇子和二皇子,皇後好像更沒有存在感了。人人都說皇上待皇後那不過是麵子情而已,其實大家都錯了,皇上這是在保護皇後。雖說那兩位妃子一時在後宮風頭無兩,可她們再如何皇上也沒有廢後。
如今當今登基有幾年了,朝政也都握在了皇上的手裏。皇後又生了嫡皇子,當今這才將對皇後的寵愛放在了明麵上。一時皇後的坤寧宮將唐淑妃的儲秀宮和馮麗妃的長春宮壓了下去。那囂張跋扈的唐淑妃幾次犯在皇後手裏,皇後都沒有輕饒了她,這是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還是馮麗妃識時務,見唐淑妃沒落著好,她馬上將原來捏在手裏的統領後宮事務的印章還給了皇後娘娘。如此,這夫妻倆總算是將這前殿後宮的所有權利都抓在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