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眾人午睡醒來,李莎莎就換上粗布衣裙拉著嚴梓熙,帶著秋蘭和秋桂要出門,卻是在門口被劉振東擋住了。李莎莎隻得好言好語地說要出去看看,劉振東無奈隻得帶了十個金吾衛跟著他們出去了。這潭州到底是府城,比那任城又熱鬧了幾分,街上的人更多,李莎莎看得眼花繚亂,什麼東西都要試一試,隻問嚴梓熙有什麼好吃的。
嚴梓熙無奈隻得帶著她去了這裏有名的小吃一條街,哇,李莎莎一過去就震驚了,這麼多小攤小販賣各色小吃,滿街飄的都是炸臭豆腐的味道,李莎莎好喜歡這個味道。她一路吃過去,什麼臭豆腐、龍脂豬血、紅燒豬腳、肉絲饊子、姊妹團子、刮涼粉、糖油粑粑。這回的糖油粑粑她可是知道怎樣吃了,放得涼的差不多了,才一小口一小口的咬著吃。嚴梓熙看著她吃得滿意,也很是高興。
晚飯嚴梓熙帶了他們去了醉太白,這家醉太白已經讓嚴梓熙給收了回來。不光給出來的眾人弄了兩個包間,還讓小二送了三桌子的好菜回去。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外麵再玩一玩,不用急著往回趕了。李莎莎隻吃得小肚子鼓鼓的,直嚷著吃完飯要出去遛食。
第二日一早,知府大人果然親自來接了她們去楓麓書院,居然還要坐船,然後又坐了一陣子馬車才到一個山腳下,幾人又坐了會子滑竿,才到了半山腰的楓麓書院。李莎莎看著在古柏掩映下的白牆青瓦的書院,一派清涼之意油然而生。她不禁感歎,原來李宗輝就是在這樣一座帶有仙氣的書院裏學習過啊,難怪考得好了。知府大人忙介紹那書院的門額“楓麓書院”,據說是前朝的皇帝為了嘉獎書院的山長辦學辦的好而特意題寫的,眾人聽了不禁暗自點頭,這書院肯定不凡啊。李德河領著李宗林看到這個書院也激動起來,他想著自己的大兒子從這裏出去就考上了舉人,接著又考了個探花回來,小兒子要是能也在這個書院念書是不是也能考個進士呢。心裏一合計上了,就想著有機會還是要李莎莎去幫忙說一說的。
再說眾人到了門口,知府大人派了人前去敲門通報。知府大人帶人過來參觀,那書院的看門人忙不迭地開門將大家迎了進去。進去後,李莎莎才知道這個書院有多大,光是上課的教學齋就有二十多間,還有講堂、藏書樓和學子宿舍。最巧妙的是各部分都是以回廊連接,就是下雨也不會打濕衣衫。書院的左側還有一座文廟,是專門供奉孔子的。
李莎莎本來想跟李宗輝的師父見個麵的,可不巧山長正好不在,李莎莎隻得打消這個念頭。隻是看著這書院,她心裏猛然升起一個念頭,如果自己在凓縣也弄一個書院,專門資助那些貧苦而又認真學習的學子學習,這樣是不是也算是為這些學子們做一點點貢獻。當然先要在李家村弄個不要錢的學堂,將附近的小孩子都吸收到學堂念書,再選拔優秀的去凓縣的書院念,雖肯定趕不上這楓麓書院,可以後一定也能多幫助一些人的。
嚴梓熙看著她若有所思的樣子,不知道她那個古靈精怪的小腦瓜子裏又想什麼東西呢。隻是如今跟前的人太多,嚴梓熙隻得忍著,到兩人獨處時再問了。從書院出來回了潭州,李莎莎請了張知府去了醉太白用了午飯,飯後就謝絕了張知府的相送。她和嚴梓熙在街上閑逛了一會兒,買了些新奇的東西,這才領著大家回去。
李莎莎不知道的是,下午他們都午睡的時候,李德河一人偷偷摸摸地出去了。他是想看看自己的那個鋪子如今怎樣了,哎,怎樣說這也是他的心血啊。他其實非常想讓李莎莎幫他要回那個鋪子,可一想這個鋪子鄭氏幾個連看都沒有看見過,就有些害怕她們知道倒是會想起從前將自己數落一頓,他隻得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了。
李德河不去還好,一去居然讓一個人發現了,那就是說已經病死的江氏。其實江氏根本就沒死,隻是她哥哥知道李家越來越好,讓她回去投奔李德河。哪裏知道讓李宗輝給趕走了。她和她哥哥一商量,如果就此跟李家斷了聯係倒是不好,不如就把娃兒送回去,這樣有了娃兒在那邊,她以後找回去也好說一些。就這樣,江氏的奶娘把李宗林送了回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