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對李莎莎如此會體貼人,很是感動。她擦了擦眼角的淚水:“莎姐兒,沒事,今兒大伯娘的勁頭足著呢,我家苓姐兒的事一了了,我也就算是放下了一個大包袱了,心裏舒坦得很,幹起活來隻覺得有使不完的力氣。莎姐兒,你就不用管了,等到中午開飯,你去把熙哥兒也叫下來,咱們娘幾個好好喝一杯。”李莎莎知道她是高興的,也就隨她去了。
李苓苓將她拖到自己出嫁前的房間,兩人嘰嘰咕咕地聊天去了。到了午飯做好,李莎莎派了秋桂去叫嚴梓熙過來吃午飯,等嚴梓熙叫來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吃了。柳氏拿出來的酒是他們家自己蒸的穀酒,度數很高,喝一點兒就會頭暈。李德海因為心情好已經連飲了三杯,李宗亮也陪著嚴梓熙喝了兩杯。可嚴梓熙不會喝酒,這兩杯酒下肚,他就有些暈頭了。
李莎莎忙叫了秋菊去廚房裝了碗飯,又親自夾了好些菜遞給他:“這還空著肚子呢就喝那麼多的酒,這肚子能受得了!”嚴梓熙暈暈乎乎地接過碗,咧嘴一笑:“這就吃飯!”那傻乎乎的模樣叫李莎莎哭笑不得。李莎莎倒是足足吃了兩碗才罷手,這幾年都沒有吃過這樣正宗的家鄉的家常飯了,什麼血豆腐、臘香腸、燉臘火腿,還用臘肉和臘魚放了豆豉蒸了一碗,麻辣鮮香還真是爽啊!小張氏和柳氏的手藝不錯,做出來的菜可地道了。
吃過飯,李苓苓想在家裏歇一個晚上,李莎莎見她倒是恢複了許多,也就沒有強求,領著三個丫頭跟在嚴梓熙的身後回家了。李莎莎在自家院子門口就將三個丫頭給使回去了,自己跟著嚴梓熙去了他的院子。三個丫頭見有嚴梓熙陪著她,也就自行回去準備晚飯了。
這回嚴梓熙也怕跟李莎莎一起呆在狹小的空間裏,他擔心自己忍不住。兩人去了後園的竹林邊,還是那舒服的躺椅,李莎莎躺在那裏身上曬著五月的太陽,眯著眼睛愜意到不行。嚴梓熙看著她的樣子,隻覺得能這樣一輩子跟她這麼呆著就好了。李莎莎睜眼看他還傻愣愣地站著,就笑著說道:“熙哥哥,要是能放個貴妃榻放在這裏就更好了。不過最好還是蓋個亭子,免得下雨把那貴妃榻給弄濕了。”嚴梓熙在心裏記下她說的話,準備得空就將那貴妃榻放到這裏,再找匠人給蓋個亭子了。
李莎莎突然想起,自己幾人回到李家村幾天了,居然還沒有給京城的李宗輝和雷國珍寫過一封信,暗罵自己暈了頭,不過要不是李苓苓這事鬧的,她也不至於這樣昏頭。兩人忙去了書房,李莎莎先報了平安,也說了自己沒有及時給父母寫信的錯處,害他倆擔心了。又說了說一路上的見聞,當然李苓苓那個事情她也詳細地跟父母彙報了一番。又怕雷國珍擔心,她又寫了在岩泊鎮見到外公和舅舅、舅媽的情景。好家夥,這樣洋洋灑灑地居然寫了五頁紙。嚴梓熙幫她拿信封裝好,派了個侍衛拿了李莎莎的帖子往驛站送過去了。
晚上,李德河和鄭氏兩人回來了,又帶了好些王家的舅爺爺們送的禮物。鄭氏還一個勁地說李莎莎沒有去,叫舅爺爺們好生失望。李莎莎笑著說道:“奶奶,等從我外公家回來,我專程去一趟舅爺爺那邊,好好讓他們高興高興!”鄭氏這才笑著不說話了。李莎莎又說起下午給京城寫了信,也送了出去。李德河和鄭氏也麵麵相覷,他們也忘記了。
過了沒幾日到了五月初五,李莎莎答應了雷正堂去雷家村過節的。拜節的禮物都準備好了,還有給各個姨和表弟妹們從京城帶的禮物。因為去雷家村的路不能走馬車,每個金吾衛身後都馱了兩背簍的東西,一行人十來匹馬,在這鄉間的小道上甚是打眼。李莎莎還是不會騎馬,嚴梓熙隻得騎馬帶著李莎莎,而秋蘭和秋桂兩人會騎馬,倒是省了不少事,秋菊李莎莎則留了她在家裏幫著鄭氏料理家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