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1 / 2)

皇帝聽得她這樣一說,心裏覺得還是挺劃算的,就衝著外麵喊了聲:“來人!”有小太監跑進來,皇帝吩咐道:“去拿一張上好的宣紙過來,準備好筆墨,朕要寫點東西。”

沒多久李莎莎拿著皇帝寫好的“三味學堂”出了門,雖說被皇帝敲詐了一番,可她也落著好處了。她早就想到了學堂的名字,那就是魯迅先生曾經就讀過的晚清紹興城內有名的私塾“三味書屋”改的。希望自己的學堂能辦成一個凓縣乃至整個大楚朝都有名的學堂,而王老先生能成為像壽鏡吾老先生那樣厲害的學問淵博的宿儒。

李莎莎出了董老爺家的院子,就直接去了書畫店,想將這字裱起來,掛在學堂供孔子的正堂裏。然後再讓他們按這個字刻一塊木板的匾額,到時直接掛到莊子的大門上。這個花銀子的事很好辦,跟店家約好三天後來取,前後也就一刻鍾李莎莎就辦完出來了。

李莎莎想這次還得好好謝謝這些跟著鄭先智打韃子的將士們,所以她又轉了個彎,去了潭州城裏的賣東西的市場,買了一百頭豬,一千隻活雞、一千隻活鴨和一千條魚,當然是讓賣東西的將那些都收拾好了直接送到城外的大營,其實這些東西不過也就是花了幾千兩銀子,可她覺得這些會讓那些將士們感到溫暖的。她想等大軍開拔的前一天再來這裏買上許多東西,讓所有的將士們都高興高興地去南疆。

所以她當場又跟那些個商販們定了三日後,將東西直接送到軍營,她也給了他們一半的定金。這些人都高興壞了,都不知道從哪裏跑來個財神爺。

東西送到軍營,整個軍營都沸騰了,其實說來這些東西給幾萬人不算什麼,可好歹大家能見著這麼多的肉了。據鄭先智說這潭州城外才駐紮了十萬人,還有四十萬分散在潭州周圍了,不然這點東西哪夠人吃的。李莎莎也問了問鄭先智在漠北的情況,他如今再不是那整天就知道往外麵瘋跑的小子了,說起話來居然透著與年齡極不相符的沉穩,居然是沉穩。李莎莎沒想到有一天這個詞能貼到鄭先智的身上,她記得她剛到這裏的時候,那是個不著家的小子而已。當然說起怎樣抓到韃子的汗王,鄭先智倒是眉飛色舞的,恢複了少年的本性。

其實說起那次的戰役,大楚朝的軍隊也損失慘重,隻是因為鄭先智有李莎莎給的望遠鏡,能看好幾裏之外的景物。而漠北都是一馬平川的草魚和戈壁,所以有什麼動靜倒是比韃子的軍隊有了優勢,孫子兵法裏不也有兵貴神速這一說麼。不過鄭先智在那次生擒韃子汗王的時候,被韃子的王子砍成了重傷,還是多虧了李莎莎給的人參丸吊著口氣,又有三七丸和何首烏,終於還是從死神手裏將他救了回來。他說得輕鬆,卻是把李莎莎聽得心都懸得老高,要不是他已經安然無恙地坐在這裏高談闊論,她早就忍不住要哭出來了。

嚴梓熙這段時間不知在忙什麼,整日裏不見人影,李莎莎想他可能是跟張諾有什麼事要處理也就沒理。一家團聚的日子過得飛快,在正月十五的時候,李莎莎約定送來的豬呀什麼的都送了來。鄭先智對妹妹這樣大手大腳地花銀子有些微詞,李莎莎卻說道:“他們都是跟你同甘共苦的人,妹妹謝謝他們有什麼不對呢。此去南疆又是一場惡戰,還不知能有多少你的袍澤能跟你同歸京城呢?”這話說得鄭先智也是一陣傷感,他隻得歎了口氣隨她去弄了。

當日晚上,李莎莎也將她準備好的藥丸又給了鄭先智幾盒子,不過這回雪蓮丸也給了一盒子,畢竟還是怕南疆的毒藥。過完十五就是十六了,這日一早,皇上、皇後和嫡皇子都出城來送鄭先智出征南疆。李莎莎沒跟人擠著看熱鬧,她領著鄭氏、李德河、李先奉和李瑩瑩進了潭州城,他們都不想去送鄭先智,畢竟昨晚上說了半宿的話,今日誰也不想再去承受那種生離死別的感受。所以他們準備今日在城裏逛一逛,就回凓縣去了。而李宗輝卻是不能走,他還要隨侍在皇上身邊。雷國秀因為要照顧李宗輝的起居,也得留在潭州。李玉蘭則是因為小雪還在嫡皇子身邊,她也舍不得離小雪太遠,李莎莎隻得放她在潭州了。

李莎莎帶著家人去了上次嚴梓熙帶她去的那條潭州城裏有名的小吃一條街。因為城裏的人多半都去了城外看皇上了,這會子這街上的人不多。不過人不多也有個壞處,那就是商販們也跑了一半,導致好多上次吃著不錯的都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