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5)(1 / 3)

【29】傳六世班禪倉央嘉措圓寂於此。

【30】納西古樂、麗江古城、摩梭婚俗被稱為中國曆史三大活化石。

【31】蒼山,在大理境內,為橫斷山脈的一支。

【32】指西麵為大理古城、東麵為新開發的區域。

【33】吳將,指清朝邊將吳三桂。

【34】圓圓,指陳圓圓,吳三桂之妾。

【35】1997年9月~1998年7月,赴中央黨校中青年宣傳幹部培訓班學習。

【36】崆峒山,位於甘肅平涼市境內。

【37】指儒、道、佛三教。

【38】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慶祝活動,國內外幾百家媒體記者前來采訪報道,盛況空前。時為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新聞出版處處長,參與組織了此次新聞宣傳活動。

【39】唐朝詩人陳子昂《感遇》詩中的第二句曰:“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40】寧夏參展昆明世博會的作品名稱為寧春園。

【41】傳說胡楊樹生三千年不死,死而不倒三千年,倒而不朽三千年。

【42】成吉思汗陵,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

【43】三水,指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

【44】兩郎,指李冰父子,戰國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都江堰修有二王廟以紀念他們的事跡。

【45】青城山,在四川都江堰市境內,道教名山,為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始建於唐代。

【46】三顧,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六出,諸葛亮六出祁山統一大業未果。

【47】杜甫(公元712~770年),中國的“詩聖”。杜甫草堂是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流寓成都時的居所,現為杜甫草堂博物館。

【48】普賢,峨眉山為普賢菩薩道場。

【49】三江,指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三江在樂山彙合。

【50】2000年,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江澤民同誌視察寧夏時,曾到惠農察看枸杞生長情況。

【51】2000年9月,石嘴山建市40周年,舉行了盛大慶祝活動,為籌備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參與了組織工作。

【52】1960年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彙聚石嘴山市並無私奉獻,始有石嘴山的今天。

【53】2001年5月10日,參加陶樂馬蘭花節,題贈縣委書記王靜。

【54】平虜,石嘴山市平羅縣的古稱,建縣六百餘年。

【55】森林公園建有熱帶植物館。

【56】2002年8月,石嘴山市承辦自治區第十一屆運動會暨第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時為籌委會辦公室主任,曆經全過程數月。8月16日開幕式盛況空前。

【57】西夏從1038年建國到1227年被成吉思汗所滅,先後曆經189年。

【58】漢將,指蒙恬,曾率三十萬大軍在寧夏一帶屯田戍邊。

【59】月泉湖,相傳昭君出塞途經陶樂時淚流而成。

【60】陶樂人以“千辛萬苦,千方百計,千言萬語”的精神,決心改變落後麵貌。

【61】相傳成吉思汗幾攻西夏未果,惱羞成怒,攻克後將西夏建築焚燒殆盡。

【62】巴黎街道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十二個方向外拓。

【63】一戰老兵每年都集會,紀念戰爭勝利。

【64】荷蘭居住在河邊者為最富有的人。

【65】石嘴山市平羅縣玉皇閣由不同年代擴建而成。

【66】神山,指賀蘭山,形狀如駿馬奔馳。

【67】餘德淵,古代平羅縣令。

【68】武穆,指嶽飛,南宋抗金名將。

【69】殷墟,中國商朝國都遺址,在今河南安陽市。

【70】薑裏,傳周文王拘薑裏而演《周易》。

【71】嶽飛生於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

【72】婦好,商王武丁之妻,古代一位文武雙全的女將軍。

【73】商建立之初,國都在今河南商丘,後多次遷都,到盤庚時,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市小屯村),史稱殷商或殷朝。

【74】頓悟石為飛龍峽景點。

【75】無欲碑為飛龍峽景點。

【76】唐代王維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77】浪底,指黃河小浪底水利工程。

【78】石嘴山建設山水園林城市,改變了舊有煤城形象,弘揚石嘴山精神,各項事業煥發了空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