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分政治類(1 / 1)

印把子

特指權力。〔例〕如今江山打下了,就請你上任接印把子!(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

印把子在手裏

指掌握政權。〔例〕樺林霸摸摸光溜的腦門心,笑著說:“走了一步說一步。這陣村裏的幹部沒人敢出頭了,咱們就要鬧一把子人,把這個江山撐起,把印把子握到我們手裏。”(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

刀把子在手裏

刀把子:借指生殺大權。說明手中有權。〔例〕刀把子攥在他手裏,窮人上哪裏去說理去?(賀敬之、丁毅《白毛女》)

刀把子

特指權力、權柄。〔例〕兵權在你手裏,刀把子你攥著,你說你是吃葷還是吃素吧。(張長弓《漠南魂》)

壓茬

茬:莊稼收割後遺留在地裏的根部和莖的下半部。原指用犁、耙,翻耕、耙碎、碾壓地麵上的莊稼茬子。特指以權威穩定局勢,製止事態的發展。〔例〕他父親笑嘻嘻地對高明樓說:“全憑你了,要不是你壓茬,那一天早上肯定要出事呀!”(路遙《人生》)

戴烏紗帽

特指當官。〔例〕你要是把我惹激了,我豁出這小小的烏紗帽不戴。大不過去搖搖把,也要在全廠三千人麵前兜你個底兒掉。(石英《血雨》)

戴紗帽

義同“戴烏紗帽”。〔例〕有總司令資格的本有三位,可是,當此危機存亡時候,誰也不肯戴上這頂破紗帽。(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

下馬威

原指舊時官吏剛到任所,一下馬就對下屬顯示威風。特指一開頭就向對方顯示威力。〔例〕她給尤桐芳個下馬威。然後,她雇了輛汽車,把尤桐芳與曉荷押解回家。(老舍《四世同堂》)

拿著上方寶劍

上方寶劍:皇帝用的劍。古時持有皇帝親賜的上方寶劍的大臣,有先斬後奏的特權。指借用權威來壓製人。

打官腔

①指講官話,即講北京話。②指利用職權或規章說應付、搪塞、推脫、責備的話。〔例〕①一聽就知道是一個南方人打官腔的口音。(聶華苓《姍姍,你在哪兒?》)②今天的談話不可能變成一次交心活動,隻能是公事公辦,打一陣官腔。(莫應豐《將軍吟》)

官不大,僚不小

意為小幹部也犯了官僚主義。〔例〕嗨,官不大,僚不小,躺在被窩裏辦公啊!(浩然《豔陽天》)

縣官不如現管

指官大不一定管得著,現管著的人更厲害,得聽他的。〔例〕瞧,真是縣官不如現管,一個命令,就按兵不動了。(浩然《豔陽天》)

立在十字街上一跺腳,四街亂顫

形容有錢有勢、獨霸一方的人。〔例〕馮老蘭那小子毒啊!立在十字街上一跺腳,四街亂顫,誰敢吱聲?(梁斌《紅旗譜》)

出山

原指隱居的有學識的能人賢士從山中出來,參與社會的政治活動,擔任某種官職。特指出任某一職務,承擔某項工作。〔例〕蘇小琴確實在想,想著怎麼動員父親出山,想著如何打開局麵。(張重天《琴姑娘》)

辦酒容易請客難

意為財物容易準備,卓有學識才能的人則很難聘請。〔例〕常言道:治席容易請客難,真不假。反正,俺老張是一片誠意,賞不賞麵子看你們。(姚雪垠《李自成》)

推出午門問斬

北京故宮有午門,皇帝賜死的人都在午門外處刑問斬。借指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排斥打擊。〔例〕因為他家是富農,不論人家進步不進步,隻要是成分不好,就推出午門問斬!(浩然《豔陽天》)

騎木驢

原指封建時代處置犯人的一種殘酷刑罰。特指受到嚴重的處罰。〔例〕還有你這個浪貨,跟誰來不行,非跟他?將來你得學黃愛玉,非騎木驢不可……(馮誌《敵後武工隊》)

腰斬

原指封建社會把犯人從腰部一斬為二的一種酷刑。特指把相聯係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從中割斷、分離。〔例〕《文藝報》的署名文章……卻腰斬了原文,抓住個別詞句加以歪曲。(餘一卒《興師動眾為何來》)

打屁股

原指封建時代對犯人的一種刑罰,又稱“苔刑”。特指嚴厲的懲處或批評。〔例〕“你們的任務是監視敵人,”王師長說,“如果跑掉了,就得準備打屁股。”(柏山《戰爭與人民》)

打不得官司告不得狀

意為事情不合理合法,也無真憑實據,無法公開講理。〔例〕認卻認得,這話打不得官司告不得狀,有什麼辦法!(吳敬梓《儒林外史》)

各打五十大板

義同“昏官斷案——各打五十大板”。〔例〕前清成例,知縣老爺出巡,路遇兩人相打,不問青紅皂白,誰是誰非,各打屁股五百完事。(魯迅《七論“文人相輕”——兩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