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師父一個傳授
指不同的師父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各有特點和絕招。〔例〕一個師父一個傳授。你的師父傳授你的射法,她們不一定聽見過。(姚雪垠《李自成》)
上政治課
指進行政治理論方麵的大道理說教。〔例〕老伴凝視著老頭子那雙緊鎖的劍眉,深情地說:“你甭給我上政治課,我懂。”(王旦軻《劍與火》)
啃書本
特指讀書。〔例〕那些溫馴的、以啃書本見長的學生骨幹被換掉,代之而起的是一大批活躍、熱情,關心國內外大事的“社會活動家”。(張揚《第二次握手》)
大年初一借袍子
看到別人穿袍子,自己也想借一件穿上。指跟著別人學。〔例〕我說不行嘛!現在各隊都在擴大,“大年初一借袍子”,人家幹啥哩,咱幹啥哩!(李準《兩匹瘦馬》)
心記不如筆記
記憶會有遺忘的時候,用筆記才能永久記憶。〔例〕蕭隊長記性原也不壞,但遇到當緊的事,就用筆記下,心記不如筆記,他信服老百姓的這一句老話。(周立波《暴風驟雨》)
褲帶上打個結
特指要著重記住的事。〔例〕我們那裏的鄉下人,碰到明天要做一件緊要的事,怕得忘記,也常常說:“褲帶上打個結!”(魯迅《門外文談》)
盡信書,不如無書
對於書本上的知識不能盲目信從和死搬硬套。〔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此鄙人之遊戲筆墨耳。公直當桃花源記讀可矣。(劉鶚《老殘遊記》)
吃墨水
特指上學讀書。〔例〕“我看你這個人,枉吃了幾年墨水,”王長春說:“主力都上了山東,季剛從哪裏冒出來的?”(柏山《戰爭與人民》)
喝黑墨水
義同“吃墨水”。〔例〕兔嵬子!喝了幾年黑墨水有什麼了不起的!這樣的大學生多一個多髒了中國一個泊兒,便宜了他!(王東滿《山月恨》)
喝墨汁兒
義同“吃墨水”。〔例〕你們有秀才底子的人,喝墨汁兒多啦,已經造了反,身上還帶著秀才的酸氣。(姚雪垠《李自成》)
喝洋墨水
指到國外留學或在國內學習外國的文化知識。〔例〕①他不經意地看了朱佳富一眼,他不相信這個喝過洋墨水的學生哥。(鄢國培《漩流》)②你們都是吃洋墨水的……俺可跟你們不一樣。俺吳七呀,捏過鋤頭,拿過篙頭,你們拿過嗎?(高雲覽《小城春秋》)
沒喝過墨水
指沒上過學,沒有文化。〔例〕我自幼沒喝過墨水兒,拙口笨舌,說不好什麼話。(姚雪垠《李自成》)
繳白卷
考生對考題一道不會,交上空白考卷。特指對問題不清楚,無法交待。〔例〕其實我上麵所說對於“現在”這一個題目仍然脫不了繳白卷的例子。(《許廣平致魯迅書》)
交白卷
義同“繳白卷”。〔例〕陳子山隨即跑上樓來。說道:“伯言,香已經剩得不多了,大家的詩詞都交卷了。你今日存心交白卷麼?快下樓吧,咱們詩社的規矩不能由你壞了。”(姚雪垠《李自成》)
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
指沒學過,不知道。〔例〕這裏有個原因,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現在興的這號洋碼字,我就不會寫。(李準《李雙雙小傳》)
鬥大的字不識半升
半升為一鬥的二十分之一。意為一個字都不認識。〔例〕①窮人們,鬥大的字不識半升,有什麼正行。(梁斌《紅旗譜》)②雖說俺們這些老八隊的將領造反早些,在打仗上多些磨練,略微知道些山高水深,可是有的沒有進過學屋門兒,有的鬥大的字兒認識不到半牛車。(姚雪垠《李自成》)
鬥大的字識不了一升
義同“鬥大的字不識半升”。〔例〕他十三上放羊,十五上打鐵,十九上就在民兵遊擊隊裏扛槍杆,鬥大的字識不了一升。(賈大山《取經》)
墳裏沒埋過識字的人
指家裏祖祖輩輩沒有一個人識字。〔例〕他有一個孩子在學校裏念書,這是他家的一件大事,因為他們老墳裏也不埋一個識字的人。(柳青《種穀記》)
沒給孔夫子磕過頭
舊時讀私塾,兒童一入學就得給孔夫子行禮磕頭。意為從小沒上過學。〔例〕我們從小沒給孔夫子磕過頭,而今公家消滅文盲,我怕我們死了才消滅了。(柳青《種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