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現代科技生活(3)(1 / 3)

歐洲創立醫院晚於我國五、六個世紀。最早是在法國的裏昂和巴黎,兩地分別於六世紀和八世紀建立醫院;英國倫敦是在七世紀。到了十三世紀以後,辦醫院的風氣大盛。許多皇親貴族把辦醫院作為沽名釣譽的手段,因此歐洲的許多城市都先後建立了醫院。

至於我國建立現代形式的分科醫院,還是近百年來的事。

太平天國末年,幹王洪仁玕當政,曾在天京(約在1860年前後)辦了一個醫院,由他親自領導。清同治二年(1863年),李鴻,章雇用“常勝軍”鎮壓農民革命運動,曾聘用外國醫生在鬆江、昆山開設軍醫院。現存國人創辦的最老的現代化醫院為北京中央醫院,係1918年所建。

清朝末年,帝國主義列強除用軍事、政治、經濟等手段侵略中國外,並派遣了大批的醫學傳教士在我國替人看病、辦醫院,用小恩小惠蒙蔽中國人民,把醫院作為一種侵略手段。

1828年,英國傳教士高立支在澳門舉辦了第一個教會醫院。

1835年,美國傳教士伯駕又在廣州舉辦了一個醫院,即後來的博濟醫院,這是美國在我國及遠東舉辦的第一個基督教會醫院。鴉片戰爭以後,教會醫院普遍發展。到解放前,據不完全統計,基督教會醫院達三百四十所,遍布全國。在這些教會醫院中,不少是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服務的。

當時,在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及軍隊裏,雖然極端缺乏醫藥,但也創辦了許多醫院。如工農紅軍長征時就設有十八所醫院,兩個療養院。抗日戰爭時期開辦地下醫院五十所。解放戰爭時期。不僅軍隊中有醫院,而且解放區的大多數縣裏都設有醫院。

我國最早的藥典

藥物治療是人類和疾病做鬥爭的重要手段之一,曆來各國人民都很重視這方麵的知識。政府為了統一藥物的規格,使它免於差錯,常製定有關藥物知識方麵的書籍予以頒行,這種書稱為藥典。我國是世界上頒定藥典最早的一個國家——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藥典。

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當時朝廷明令頒布了一部藥物學書籍《新修本草》,成為一部全國通行的《藥典》。根據記載,外國最早的藥典是公元1542年出版的紐倫堡藥典,比《新修本草》晚八百多年。

唐朝以前,醫學方麵已經出現過幾本講藥物的書,古人都把它們叫做《本草》,例如漢代有《神農本草經》,三國時有《吳普本草》、《李當之本草》、南北朝時有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這些書當時曾經起過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到了唐朝,由於客觀形勢的變化,這些書經過幾百年的流傳,內容發生不少混亂和錯誤的地方,所以有必要整理一本內容比較新穎而全麵的藥物書。

在唐代,藥物學的發展有了很多有利的條件,當時對外交通頻繁,有很多外國藥物和藥學知識傳入我國,另外,太醫署附設的藥園,也使人們從實踐中得到很多藥物知識。這時,醫藥學家們就開始從事整理藥物學書籍的工作了。於是皇帝指派二十幾個人來編纂《新修本草》。它記載的藥味共有八百四十四種。是一本圖文並茂的藥物學書籍。

《新修本草》出版後,在國內流行應用了三百多年,還傳到了日本,影響很大。到了宋朝,又經過多次修訂、增補。明朝的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是舉世聞名的著作,其中的分類法基本上是從《新修本草》發展起來的。

食療的淵源

食物醫病,曆史悠久,源遠流長。

遠古時代,人類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常常誤食一些有毒的食物,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但有時偶然吃了某種食物,使中毒症狀減輕或治愈疾病。經過長期的摸索,人類逐漸獲得了辨別食物與毒物的知識,掌握了食物治療疾病的性能。

我國周代已有食醫的分科。《山海經》中曾記述吃各種禽獸、魚、鳥、草木,除可令人不饑以外,還能治愈癘、瘧、瘺、狂等症。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中指出:“毒物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意思是說,藥物的氣味都不免帶有偏性,隻是在人體陰陽偏盛有病之時,藥物才能以偏救偏。但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當配合飲食來扶正培本,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藥療與食療對人體的作用,各有所長,但兩者都是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到唐代,飲食療法已經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就有食治篇,這是現存最早的食療的專篇。它分果實、菜蔬、穀米、鳥獸四類敘述。其序雲:“食能排邪而安髒腑,悅神爽誌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屙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

孫思邈的學生孟銑,集唐以前食療之大成,編成了《補養方》,後經孟銑的弟子張鼎增補,改名為《食療本草》。此書把食療向前推進了一步。可惜全書早已亡佚,隻在敦煌發現所存殘卷。就殘卷而論,內容精審,材料豐富,對食物的鑒定、藥性的甄別,都合乎科學道理。

在食療專著中,元朝的飲膳太醫忽思慧編著的《飲膳正要》,對常見食物醫病的原理、性味、功效等,更有精辟的論述。明朝李時珍也很重視食療,他的《本草綱目》,首列水部,認為:“蓋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飲資於水,食資於土,飲食者人之命脈也。力《本草綱目》中收藏了數百種藥用的果、穀、菜和動物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