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盛夏如火,山城激情飛揚。打開“山門”,對外開放;敞開胸懷,對內開放。開放,正成為重慶此時的最強音!
7月18日至19日,由商務部、重慶市人民政府、人民日報社共同主辦的“2008重慶首屆開放論壇”在重慶舉行。18位或直接策劃推動改革開放進程的政府官員、或在改革開放理論前沿卓有建樹的專家學者、或在改革開放大潮中迎頭傲立的企業家,圍繞“解放思想,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的主題,著眼重慶,放眼全球,開言博論,貢獻智慧,為重慶乃至中國西部探索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奉獻了一場思想的盛宴。
一、凝聚共識:擴大開放是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
“當今世界的潮流是什麼?經濟全球化。在此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關起門來搞發展都不會有出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經貿部副部長隆國強站在講台上鏗鏘有力的第一句話,就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說,當一個係統自身活力發揮到極限,要實現更好、更高層次的發展,必須借助外力,在封閉係統內難以發生突變。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唯有順應潮流,才能掌控發展的主動權,在開放中實現共贏。不在主動開放中受益,就將在被動開放中失利。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始於30年前的改革開放決定了今天中國的命運,中國未來的發展也必須依靠改革開放。”人民日報副總編輯楊振武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內地開放的新課題,這對我國內陸地區發展開放型經濟是大好契機,必將促進內陸地區實現新的跨越。”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會長胡富國說,經濟要發展,在改革開放上絕對不能含糊,要始終堅持兩條:艱苦奮鬥,改革開放。
“開放,就是與世界握手。”外交官出身的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吳建民說起“開放”也是彬彬有禮。他說,目前中國麵臨著100年來最好的發展機遇。
甘肅省政協副主席、金川集團董事長李永軍,華為集團高級副總裁蔣亞非分別以自己企業在“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中從小變大、從弱變強的曆程,雄辯地說明隻有把企業放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去搏擊,才會有跨越式的發展。
“沒有胸懷滄海的氣魄,在小池塘裏就不會長大。你必須要走出去,走出去你就會發現,全球的資源你都可以統一利用。”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說。
“千條理,萬條理,科學發展造福百姓是硬道理;千條路,萬條路,改革開放是唯一的路。”江西省省長吳新雄的“順口溜”說出了與會者的心聲,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二、推動實踐:解放思想、優化環境是當務之急
“沒有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就不可能破題。改革開放30年來的每一次突破,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說,“今天的改革開放,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按照十七大的精神,尋找思想認識上的差距,從思想上來深化對體製改革的認識和理解。”
“解放思想首先要從領導幹部開始,從轉變政府職能開始。”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說,“搞開放型經濟,一定要提高幹部素質,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改善投資軟環境,為招商引資提供法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