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上午。
窗外猶如仙境,呆在開啟著空氣過濾器的寓所裏,李歡給自己沏上一杯雀巢,坐到電腦前。
今天不用出門,很高興。
作為一名音樂評論家,李歡很為自己選擇的職業高興,不用跟農民工一樣頂著烈日呼吸營養成份豐富的空氣,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唯一不滿足的是錢了。
為了賺錢,他不得不每天煞費苦心,搜腸刮肚編造出一段又一段熱情洋溢的樂評,發表在歌手們新專輯下麵。
當然了,這是受網站之邀,或是歌手邀請而寫的專業點評,跟那些粉絲留言不一樣,他可是賺稿費的。
一段評論按長短不同,價格在一百至三百之間。
這是他能生活在京都的資金來源。
當然了能讓音樂網站和歌手花錢請他點評,那是因為他有名氣,且時刻把握住流行樂壇一舉一動,緊跟時代的脈搏。
名氣這玩意,有的人是自身能力突出,在行業出類拔萃,所以聞名全國。
有的人是靠罵街炒作脫衣服等等出人意料的東西,一夜出名的。
後者往往是普通人最簡單、最便捷的成名通道。
當初李歡默默無聞時,也是靠罵一著名歌星一夜火了起來的,不過等他小有名氣後,立馬轉變風格,開始吹捧各種明星了。
他明白天天罵人是絕對不行的,最晚要翻船。
他要的是錢,不是圖嘴巴痛快。
既然誇獎人能賺錢為何還要罵人呢?
為了維持自己的名氣,他在微信和微薄開通了公共賬號,花一千塊錢買了十萬個粉絲關注,除了每天發表一下流行樂壇最新動態外,他便是抄幾則笑話段子,跟慕名而來的粉絲們互動一下。
嗯,好多粉絲和音樂網站關注他的原因是從他那裏能第一時間了解到最新的娛樂信息,主要是海外的和獨家的。
這人那要是有了名氣,賺錢的方法多種多樣,好多都是不請自來,送上門的。
比如:某某歌星要發唱片了,得做廣告宣傳吧,讓著名音樂人發個六十字信息,通知粉絲們一聲,再說兩句好話,也是廣告之一,且價格實惠,廣告效果目標明確。
又比如:還有某麥克風廠家讓他推薦一下自己的麥克,非常適合手機卡拉OK了。還有請他推薦耳麥、菩提子手串的。
二千、二萬的價格都有。
這是外快,主要的經濟來源,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
坐在電腦前,李歡搭好梯子翻到外文音樂論壇,從裏麵檢索昨天和今天發生的有用信息,以備他翻譯過來,添枝加葉的轉到自己微信微薄上。
哦?一則葉美琳在維也納開演唱會的帖子吸引著目光。
葉美琳啊,華夏著名大歌星,他曾經去采訪過,不過每回都讓保鏢們給攆走,當然他不怪大歌星,都是保鏢和那個肥胖肥胖的經紀人的錯!
葉大歌星一無所知,不知者不怪。
當然了他有自知之明,自己跟葉大歌星比,人家根本沒放在眼裏,或許聽都沒聽說他的名字呢。
再說以葉美琳功成名就,如日中天,也不需要他的吹捧啊!
即便他想編造一片貶低葉大歌星的段子,如今也不敢,估計發出來不出三分鍾,立刻被她的粉絲們噴死!
若是再又激憤的網友,號召大家抵製自己,那他的名聲可就臭了,多年培育起來的名聲前功盡棄,從而失業了呢?
現在不是當初光腳不怕穿鞋的小青年了,有了錢有了事業的男人,辦事就得小心謹慎。
他新開一個網頁,打開國內擺渡搜索一下葉美琳新聞,發現沒有關於她在奧地利開演唱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