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踹大樹簡便易行的方法,像打棗似的楚河依次震落剩下的六名士兵。
大家揉著屁股戳著胳膊腿,聚攏到楚河周圍,嘀哩咕咕。
雞同鴨講。
楚河朝樹林南方指了指,又比劃一個房子形狀,然後手掌一揮率先朝石堡方向走去。
啞語這門比英語還通用的世界語,人類都懂,七名士兵回頭望望樹林深處商量一會兒,決定還是先去集合地點要緊,解救其他戰士的工作交給一會兒跳傘的少校吧,於是跟隨楚河朝石堡走去。
七人一邊走一邊在背後嘀咕,“媽蛋,這華夏小子命真好,這麼密的樹林,他沒掛樹上!”
“我們特種兵還不如一名東亞的普通公民,好丟臉啊!”
“別瞎說,他能是普通老百姓嗎,我估計一定是華夏國的特種兵中的精英,沒看到剛才救我們的時候,力氣有多大嗎?”
“換你,你能踹晃一人粗的大樹嗎?”
“是啊,不僅我踹不動,連少校也踹不動,你一說我想起來了,我現在屁股還疼著呢!”
“我摔的胳膊疼!”
“我菊花疼,都流血了,你們看!華夏小子也不知道輕點,我呸!”
“滾犢子,你那是把痔瘡摔破了!你小心讓華夏小子聽見你埋怨他,回過頭給你***就他那力氣我們可攔不住!”
嗬嗬,我也是開玩笑,實際我是感激他還來不及呢!”
七人對前麵闊步行走的楚河即佩服又些許惱火,一會兒功夫出了樹林,破敗的石堡呈現在眾人麵前。
石堡不大,比電視上小日本鬼子的碉樓大上四倍左右,不過比較矮,二層小樓那麼高。
不像是古代勳爵的住宅,倒向守衛遠處莊園或給樹林裏麵的人放哨用的大崗樓。
下層僅有一個空曠的大門洞,上層有八個足球大的窟窿,看樣子是古代人的透氣窗或是射箭孔。
來到石堡門口,望向裏麵陰森森的,寒氣逼人。
楚河一招手,讓大家一起進去歇息。
七人一起搖頭,表示不進,他們在門口找了一塊長條石坐下休息。
對於石堡這玩意,意大利人見得多了,七人不稀罕。
在長達千年的古羅馬帝國時期,希臘和意大利兩國留下的古羅馬遺跡舉不勝舉,意大利國境幾乎隨處可見文明古跡。
即便是意大利最窮最亂的西西裏島,也有非常多的古跡,例如神殿之穀、廟宇、劇場遺址、陶爾迷、歌德小天堂等等。
像小石堡這樣的才幾百年的城堡多了去,好多都由於地理偏僻,考古價值不高,沒有來看也沒人來居住,都荒廢著呢。
也就來自土木建築為主的華夏國楚河對新奇的東西感興趣,想到裏麵歇息,看看內部構造吧。
作為本地人,七人知道在這下過雨的天氣中,石堡裏麵比外麵更冷,更潮濕,到裏麵休息那是遭罪。
楚河一看沒人陪同,悻悻地自己獨身進入。
一進去他大失所望,小石堡裏空蕩蕩地,除了四周和地麵是堅硬的石壁,一無所有。
花崗岩的地麵一層灰,又冷又黑暗,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他又上了二層,也是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