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和大地都是不仁慈的,暴風驟雨、地震海嘯、那些在地球上幾乎明天都有奪去無數人生命的自然現象絕對是不仁的,但沒有幾個人不敬畏天地。
所以說“仁慈”這聽著好聽,說著三觀正的玩意實際上最不應該是普通人所追求、學習的。
反而應該是頂層大人物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就像學習雷鋒做好人好事一樣,恰恰不應該是領導台下那些聽領導教育的學生和普通老百姓要具備的素質。
而台上要求你們做好人好事的領導才是真正需要學雷鋒做好人的人。
他們當中有一個能做成雷鋒叔叔那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就比台下上千聽教育報告的學生們加在一起還強百倍。
說句誅心的話,凡是苦口婆心教你做好人的人心裏一定憋著壞水呢。
大好的時光你不去做好事,還有時間在這裏教大家做人?
所以說楚河這個沒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鄉下土包子,從來不相信也不講究“仁慈”這個光榮正確、在辭海裏是褒義詞的玩意。
他隻講“信義”兩字!
你可以不仁慈、可以不智慧,可以沒禮貌,可以自私自利,可以見死不救,但是你不能沒有信義。
無信不立,無義不忠。
信,體現的是人格魅力。言而有信、堅定不移,自己自信,別人看到你也能從你的自信中找到自己的信心。
義,體現的是勇氣,是仗義和正義。為朋友兩肋插刀,為兄弟出頭擋槍。在理智的人看來講哥們義氣的人,是不明智的,甚至是傻逼、魯莽的代名詞。
然而現在這時代一點都不缺少人精和人尖,恰恰缺少這種為了一句話和一個承諾就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的莽撞煞筆。
“信義”這玩意是非常低廉的素質,普通人都能學的到,也做得到,不像“禮智”那兩樣高等玩意,是需要刻苦讀書、社會經驗豐富、見識淵博才能達到知書達理、大智大慧的上層階級。
桃園三結義中的劉關張當初都是底層的販夫走卒,買鞋賣肉的小攤販。
而且劉備也無智、無禮、張飛更是不仁之人,關羽也是傲氣淩人,不容他人。
然而他們就能結成生死之交,而不跟後來請到的、三個人都尊重的大智大慧的諸葛亮再磕頭拜把子?
尤其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被呂蒙伏擊殺死,這說明他不是無敵的,也不是智慧的。
但是偏偏他被後世皇帝加封大帝,建廟塑像享受香火供奉膜拜。
乃至於千百年過去了,關帝廟還香火旺盛,在關羽死後的千年歲月裏死去幾百個皇帝,幾萬個名人大師了,但還有幾個像關羽這樣依然能享受到老百姓的香火呢?
好多皇帝、王爺,以及華夏第一聖人孔夫子的墳墓都被刨了呢!
而關帝,事到如今在華人社團和民間部分地區依然有人供奉。
因為老百姓崇拜他!
不管是黑白兩道,官方民間,關帝都是共同認可的一個典範人物。
人們供奉關帝,求保佑護身保家,當然不是因為他仁慈,實際上關羽一點都不仁慈,也不是因為他識得幾個字,比張飛和劉備愛看書,更不是他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