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學一道,最講資質、悟性,甚至性格、脾氣都會對一個人的武學造詣產生很大影響。所以,傳授武學也要因人而異,不能以一概之。比如身高力大者,拳勢就應大開大合,氣勢如虹。敏捷者,出拳就應快似閃電,翩若驚鴻。性情沉穩者,就應拳法周密嚴謹,猶如奔流之水綿延不絕。隻有因人而異,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某一種拳法的威力。
這些道理,高道乾自是懂得,又好在他前世在武術隊時年少氣浮,對什麼都好奇,或者說是好高騖遠,不僅是八極拳、太極拳、通臂拳,他還學過大小洪拳、八卦掌,甚至最普通的長拳都學過。隻是還是因為性情緣故,除了八極拳和太極拳還好,其它的那些拳法他都沒下過多少功夫。至於以後,他更不會專研所有這些拳術,他早已不是男少時的性子,隨是性情中還總有心浮氣躁的毛病,可總的來說他現在要比那時沉穩得多,或者說是現實的多,因為他知道“術有專攻,物有所長”。
傳授這些少年武學時,除了藍軒、董蘊、鄭磊依舊習練八極拳,鄭烈也還是學他的通臂拳,其他少年中,他也分出幾類,又加上長拳,隻傳授這些人這三種拳術,至於八卦掌,他是不準備傳授的。
關於長拳,在後世是最為普通的拳法,相傳是宋太祖趙匡胤所創,其實宋代根本就沒有這長拳,甚至有套路的拳法也還沒見,所謂太祖長拳隻是後人給趙匡胤臉上貼金了。
將這些少年分好隊,依次先是講授這個拳術的拳法要領,然後再傳授三招,都是高道乾一一示範,然後在一招一式地教習,當然藍軒、董蘊、鄭烈、鄭磊他是需要單獨傳授的。日後,高道乾還準備在學習長拳的少年中,挑選幾個資質好的也要單獨傳授,然後用這些他單獨傳授的作為親傳弟子,由他們去教授其它少年,這樣可以省卻他許多時間,畢竟高道乾前世也有些憊懶,穿越一次也不知談了多少狗屎運,總不能隨意浪費了,他還要好好在這大宋朝享受一番前世不可能享受到的美好生活。
在教授拳術過程中,高道乾發現他的兩個義子,也就是劉道、劉乾竟然對他傳授的拳術很是感興趣,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義父也是父親,雖然他和這兄弟兩現在還談不上有什麼感情,若說有也是感激罷了,可做人義父就要有義父的樣子和覺悟,他總要盡到一份責任。高道乾最後還是拉著兩兄弟,逐一看著那些興致勃勃練得正起勁的少年們習練的拳術,要他們各自選擇一種,他也要傳授他們拳術。
小哥兩看著那些少年們習練的新奇拳術,猶豫了好久,最後劉道選擇八極拳,劉乾選了長拳。
知道辰時過半,高道乾才喊停這些各個滿頭是汗依然興致頗高的少年,告訴他們,以後在武學堂沒有正式開辦前,每日都要在這院子裏開始習練武藝,時間是卯時半開始,辰時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