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柴米油鹽醬醋茶(1 / 3)

高道乾通過和趙與莒一番交談,雖然沒有問起趙與莒的身世背景,可高道乾還是對趙與莒有了一個總體的認識,他認為,趙與莒質樸、真誠、聰慧,隻是涉世未深,甚至可以說是有些不諳世事。

對於湖邊結識趙與莒,高道乾並沒怎麼放在心上,依舊按時回到家中,傳授他那些弟子們武藝,然後和劉奕一家吃早飯。

許是心情愉悅,當然也有湯藥按時服用的緣故,劉奕夫婦的身體都已大好,劉奕每日裏都要在院子裏的施工現場四處查看,並把看到的一些問題在吃飯時告訴高道乾。高道乾也清楚劉奕的心思,知道劉奕隻是想著報答他的恩情,高道乾也放心劉奕,所以現在高道乾已經把施工的事情全都交給劉奕負責,董蘊協助。

吃過飯自有劉氏帶著兩個女使很快收拾了,按慣例又給高道乾和劉奕沏上茶,劉奕看著茶盞中金黃色的茶水有些出神。自己這個恩人,或者說是親兄弟,雖是年紀不大,可卻是個很能做事的人,隻不過有時做的一些事情很出人意料。比如說,他自己設計的衣褲,還有眼前這盞沒了濃鬱香味的茶。

幾天前,高道乾買回一斤茶餅,不加任何香料隻用燒開的沸水衝泡,初時劉奕喝了還覺很不習慣,可喝久了,這兩天他已經開始喜歡上了這清水衝泡的茶,那種苦澀中透出的淡淡茶香,往往讓他進入一種悠然遐思之中。

高道乾將茶盞湊到唇邊,輕輕吹開茶水上層的茶末,輕輕抿了一口,細細品味其中滋味。

這樣的茶餅,依然是發酵過的茶,和綠茶完全是兩碼事,甚至也跟紅茶不相幹,就是後世的普洱和六堡團茶一般模樣,隻不過口感要差了許多。不過,即便是這樣的茶,在高道乾看來,也要勝過那參合了許多香料的茶湯。

劉道、劉乾帶著一隻不大的蜀中獵犬歡快地在院子裏跑過,那狗雖然不大,可那副狗臉看著就讓人感覺不好惹,這是高道乾昨日帶著小哥兩在關市上遊玩,見小哥兩看著那賣狗的攤子不願挪步,才買來的。

“大郎。”劉奕看著略顯疲態的高道乾說道。

高道乾收了人家兩個孩兒做義子,總感覺欠了劉奕夫婦,思慮幾日就認下劉奕為兄長,兩人雖然沒有搞什麼焚香敬告天地那些儀式,可也是喝酒對天明誓了的。隻不過,兩人稱呼有些怪,高道乾稱劉奕為兄長,劉奕依舊稱呼高道乾大郎。而高道乾也要劉道、劉乾不再喚他做義父,而是稱他為亞父。每當小哥兩喊他亞父時,高道乾就有些想入非非,自己雖然做不得範增,可不知道這小哥兩能否出一個項羽呢。

高道乾轉過目光,詫異地看向劉奕。

“釀酒、造醋、紅方,還有那個醬油。。。。。。這攤子是否鋪得太大?”劉奕斟酌著詞句說道。

這些天,高道乾每日夜間都要在跨院中臨時搭建起的幾間大竹棚裏獨自忙到半夜,好在最近幾天有劉奕幫忙打些下手,就是在做劉奕所說的這些。

高道乾清楚,宋代的白酒,其實就是顏色淺一些的黃酒罷了,根本就沒有蒸餾酒,除了工藝沒有後世先進外,最主要的還是酒曲的問題。

釀造白酒的酒曲,不是釀造黃酒的麥曲和釀造小曲白酒的小曲,而是要用大曲。釀製大曲,是把大麥和豌豆按6:4混合粉碎、加水拌勻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然後在室溫十五度至二十度的室內地麵上撲上稻皮,把曲模排列成行每層上放置蘆葦杆共放三層;

一天半左右曲坯上就會長出黴菌斑點;在室內溫度達到接近四十度時打開門窗,但要注意不能有對流風。揭去保溫的蘆葦杆排潮降溫,這個時候還要翻曲,一方麵控製微生物生長,一方麵使曲餅表麵幹燥成型。每天翻曲一次,二至三天後將曲模重新排列,層數增加到四層或者五層;

然後,還要經過起潮火,在四至五日內逐漸增加曲餅層數;再高溫,依舊要每天翻曲三天左右;然後逐漸降溫,控製室溫再28度到30度之間,三五天後就可把曲塊取出,堆成間距10厘米的曲堆。

高道乾沒有空調,他隻能是升上幾大盆炭火啦,通過增加減少炭火,來控製溫度。

宋代的酒曲是小曲和麥曲,而且酒曲質量很差,主要是因為人們再製曲過程中對溫度掌握不好,不知道反複升溫降溫的作用,還有也不知道要翻曲、堆曲。特別是這個時候製酒曲溫度都應該和環境溫度差不多,也就是在二十度以下,溫度低,發酵程度遠遠不夠。而高溫環境下製成的酒曲,不僅會對白酒的風味產生顯著影響,還能大大提高酒的度數,這也是宋代甚至元代以前酒的度數一直很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