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隨我到忠順軍(1 / 2)

秋日的中午正是天氣火熱的時候,強烈的陽光照射下來,校場地麵上大片修剪得很整齊的青草都變得軟綿綿的,多少顯得有些有氣無力的樣子,這樣的天氣裏,除了那些似乎永遠都不知疲倦為何物的少年們還能依舊在日光下興致盎然地打鬥嬉戲,其它人都會走到蔭涼處,或者盡快離開這幾乎就是毫無遮擋的校場,躲避這毒辣辣的日光,即便是那些教頭們也不例外。

史宅之介紹來的這些教頭們,高道乾很是滿意,這些人不僅各個武藝精熟,通曉戰陣之法,還都很敬業,不管是因為史宅之的麵子,還是看在他給的錢很實在的份上,總之高道乾是很滿意的。特別是教授弓箭的教頭裏那個叫李崇的教頭,不僅教授弓箭極有耐心,一手箭法更是出神入化,就是精於弓箭的高道乾也讚佩不已,據說這個李崇在殿前司有一個綽號,喚作賽李廣。

李廣是漢代武帝時的名將,有神射之稱。

通過這些教頭們的到來,高道乾在前世的一個概念被徹底顛覆,那就是以前讀《水滸》,說林衝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那時以為這林衝是負責訓練八十萬禁軍的,武藝自然是幾十萬裏挑一的,可通過這些教頭們的到來,高道乾發現他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現在南宋的禁軍雖然不知道是否有八十萬,可幾十萬總該是有的,在這臨時行在臨安,也就是事實上的京城就有禁軍十數萬,至於這教頭嗎,僅在這臨安,就沒有一千也要有數百個。當然,這些教頭們之所以能成為教頭,武藝上總是要在軍中是上上之選,隻不過要能做到冠絕天下卻是不可能的。

弓弩教頭李崇,和往日一樣,依然是最後一個離開校場的教頭,走到校場口時看到孟珙,急忙小跑著過來見禮。

李崇三十四五歲年紀,中等身材,瘦削的身材很結實,屬於骨幹很強的那一類人,和李崇比試過弓箭的高道乾清楚,不要看這李崇體態不是很雄壯,可雙臂極有力氣,竟然能開三石強弓勁弩。聽著孟珙和李崇說話,高道乾感覺是這李崇和孟珙早就相識,好像孟珙還幫過李崇一些事情,而且也很欣賞李崇的箭術。李崇平時不苟言笑,屬於很冷淡的那種人,可在和孟珙的言談中,李崇對孟珙的感激之情讓高道乾這個外人都能感受得到。

說話間,孟珙和李崇談起高道乾準備著免費招收各地軍中遺孤來這武學,這讓李崇很驚訝,不過也隻是一瞬間的事情,隻是看著高道乾的眼神又有些複雜。孟珙好似無意間和李崇說起,高道乾辦這武學,是為給朝廷培養人才,畢業後的學生都要由朝廷分配給各地駐軍的,實在是做了一件為國為民的大好事,這樣的士紳堪稱天下楷模,他馬上就要把高道乾的義舉奏報當今官家雲雲。

看著無意間說起,可孟珙的話卻讓高道乾心中大為震撼,甚至感覺脊背一陣陣發涼。

武學可不是普通學堂,看是一字之差,實則天差地別,如果是開設普通學堂,你就是招收十萬人,隻要你有錢,就覺不會有人管你,甚至這辦學的人還會獲取天大的好名聲。可你若是開辦武學,不要說十萬人,就是一千人,隻要被有心人說起,你也會擔著一個居心叵測的嫌疑,找個理由就可以把你一刀哢嚓了。孟珙和李崇隨意說起,自己不僅要免費招收軍中遺孤,還要把這畢業後的武學學生都由朝廷分到各地駐軍報效朝廷,這些事情他可沒和孟珙說過,甚至他以往都沒想過這些,孟珙這是在提醒自己,這事情是要事先備案的,不僅是在臨安府,而是要在朝廷備案的。孟珙說要奏報當今官家,隻要官家點頭,那他的武學堂就相當於朝廷批準辦理的,也就再不會有人找自己的麻煩了。

高道乾還注意到,孟珙稱他是士紳,而沒有把他歸類於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