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千卷(1 / 2)

“抄書?”孟蘅甚至懷疑自己聽錯了,再度詢問了一遍。

李乾從馬車上把包裹拿了下來,慢條斯理地將筆墨紙硯擺放在竹屋前的一張石桌上,肯定地道:“沒錯,就是抄書!”

李乾走進了竹屋中,孟蘅隻得眼巴巴地看著李乾從竹屋之中取出了一本又一本如磚塊一般厚重的書卷,直到疊滿了整整一桌子。

“這是《清心經》,這是《慧悟經》,這是《止水經》而這是《明德經》……”李乾指著一本本的經書一一介紹著,最後一頓,道:“把這些經書全部抄三千遍!”

孟蘅一愣,他活到現在都沒見過這麼多書,李乾一開口便是要抄三千卷,當下深吸了一口涼氣,訥訥地道:“乾叔,會不會太多了一點。”

李乾一言不發的從馬車之中取出了一個坐墊來,將其鋪在了地上,盤膝而坐,靜靜地道:“少爺自己看著辦,我們有不到三天的時間,如果三天之內沒有抄完兩千卷,進入孟陵的時間便再度延後。”

李乾說完之後,便闔上了雙目,孟蘅咽了咽口水,無奈地提起了毛筆,拿起一本清心經來謄抄了起來。

孟蘅是絕對不相信自己能夠在不到三日的時間裏把這些經書都抄上兩千卷的,但他更不相信李乾會讓他去做一件他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務,現在他唯一可以去做的就是手起筆落,手起筆落,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這一個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將一本《清心經》鋪展開來,孟蘅蘸了蘸墨,開始落筆,抄書的過程是極其生澀無聊的,但是長久的謄抄會讓一個人的心性漸漸安定下來,抄到了半個時辰之後,孟蘅原本有些躁動不安的心也是漸漸平靜,眉目緊鎖,神情專注的握著手中的筆,認真的寫好筆下的每一個字。

一個時辰之後,隨著一部《清心經》的謄抄完畢,孟蘅的雙眼之中已是多了一份清明與澄澈,在抄書的過程之中他不單單是勾勒筆畫,更重要的是在勾勒筆畫的過程中去領悟經書之中的一些玄奧道理,而這些玄奧道理之所以玄奧的原因是人們看不透,但看一遍看不透,倘若成千上萬遍的看,這世間,就沒有什麼是參不透,悟不到的。

兩個時辰之後,孟蘅已經抄完了三部經書,此時的孟蘅心神已然完全沉浸到了起筆與落筆之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孟蘅抄書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從一個時辰抄一部書到兩部,從兩部到三部,從三部到四部五部,從烈日當空到黃昏日落,又從黃昏日落到星河滿天。孟蘅身旁的油燈又已經換了好幾盞了,但他依舊神色平靜,似乎感受不到一絲的厭倦與疲乏。

直到第二日的清晨之時,孟蘅身前抄好的書卷已經積了白花花的一片,堆成了一座小山。而孟蘅的周身此時已是縈繞著一股淡白色的氣息波動,這股波動不同於真氣波動的磅礴,但比起真氣波動來更為的深邃與玄奧。

又是十個時辰過去,忽然“哢嚓”一聲,孟蘅手中的毛筆終於不堪重負,破碎成了兩截。

盤膝入定的李乾此時也是陡然睜開了雙眼,看著孟蘅接下來的舉動。

孟蘅不緊不慢地將斷開的筆管放到了一旁,將手指點到了硯台之中,再度落指於白紙之上,飛速勾畫了起來。李乾見狀微微一笑,再度閉上了雙眼。

孟蘅紙卷上的墨子由黑變成黑紅之色,由黑紅之色又變成了暗紅之色,直到最後,白紙上的字已經完完全全變成了鮮紅之色。

李乾看了心中也是一動,孟蘅此時周身的白色氣息原來越濃鬱,儼然成了一股無形的氣浪,環繞在孟蘅的周身。

“這是,凝神的征兆…”李乾看著此時的孟蘅,古井無波的雙眼之中漸漸充斥著一股濃鬱的驚駭神色,如果他沒猜錯的話,孟蘅此時周身縈繞的淡白色氣浪就是精神力凝聚到了極致的一種表現,人們也稱之為神識。神識之力在每個人的大腦之中都有著極為微弱的一道,但能夠將神識之力凝成氣浪,那便是極其罕見了。

孟蘅此時的狀態可謂是冰火兩重天,他的雙眼之中出奇的冷靜與清明,而身體卻是陷入了一種狂躁之中,李乾也是忍不住站起了身來,一旦情況有異,便立刻出手相助。

這樣的狀態在孟蘅身上持續了十個時辰左右,便再度產生了變化。

孟蘅在白紙上滑動的手指也是停滯了下來,一道流光從雙眼之中閃過,孟蘅身形一頓,雙眼合住,無形的淡白色氣息以孟蘅的身軀為中心,朝四周擴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