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港口飛架彩虹(2)(1 / 3)

防城原來是一個小漁村,1968年,為了“援越抗美”,所以我國在這裏修建了一個簡易港口,這就是今天防城港的雛形。如今,防城港已有1萬噸級、1.5萬噸級、2.5萬噸級泊位8座,萬噸級以下泊位5座,碼頭岸線1676米,港池水深9米~10.6米,年吞吐能力600萬噸,已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是目前僅僅次於黃埔、湛江港的華南地區第三大港口和全國樞紐港,也是我國西南糧食、建築材料、石油、水產等的外貿進出口的重要中轉基地和全國十大接糧港口之一。

我國沿海港口分布情況如何?

我國的沿海港口建設在建國後取得了輝煌成就。1990年,交通部對沿海港口的狀況進行了普查,貨物和旅客吞吐量在萬噸或萬人次以上的港口共有219個,浙江省數量最多,占26%,福建、廣東分別居二三位。全國沿海港口共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3800多個,其中港務部門1700多個。從擁有深水泊位的數量看,上海居第一,廣東第二,遼寧第三。按1990年貨物吞吐量分,3000萬噸以上的港口有大連港、秦皇島港、青島港、上海港、廣州港;1000萬噸~3000萬噸的港口有天津港、連雲港、寧波港、湛江港。在此後的10年間,我國沿海港口的建設又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徐福東渡船隊從哪個港口啟航?

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白工”,攜帶“五穀種種”,乘船泛海東渡,成為迄今有史記載的東渡第一人。徐福東渡把秦代文明帶到日本,促進了日本社會由繩紋時代向彌生時代的飛躍。徐福在日本被尊為農耕神、蠶桑神和醫藥神。日本紀念徐福的祭祀活動曆經千年而不衰。

那麼,徐福的船隊究竟是從哪裏出發東渡的呢?有關徐福船隊啟航的主要說法有以河北省的秦皇島和黃驊附近為出發點的,也有在浙江省慈溪舟山的說法,還有江蘇省海州灣一帶(連雲港市贛榆縣),山東省登州灣(龍口市黃縣)、膠州灣徐山(青島市)琅琊、成山頭等地的說法,確切的啟航地至今還無定論。在眾多的啟航地的討論中,立論確鑿、論證有力的當屬孫光圻先生的觀點,他認為徐福東渡啟航地應在秦代的琅琊古港(今山東膠南縣琅琊山)。

我國的海港城市有多少?

我國的海港城市目前有20座,它們分別是:遼寧省的大連市、營口市,河北省的秦皇島市,天津市,山東省的青島市、煙台市、威海市,江蘇省的連雲港市、南通市,上海市,浙江省的寧波市、溫州市,福建省的廈門市、福州市、泉州市,廣東省的廣州市、汕頭市、湛江市,廣西省的北海市,海南省的海口市。

這些城市的總人口占全國城市人口的五分之一,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成為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基地。看來,海港城市的地位還真不低呢!

環渤海港口群由哪些港口組成?

大家知道我國最大的海灣是哪一個嗎?那就是渤海灣。渤海灣岸線長達5800千米,在這條長長的海岸線上,排列著40多個大中型港口。這些港口分布在遼東半島、京津唐地區、河北東部、黃河三角洲和山東半島,平均不到200千米就有一處。它們構成了浩大的環渤海灣港口群。

到1995年,我國沿海主要港口碼頭已達1240個,其中投入運營的深水泊位達373個,萬噸以上的泊位300個,貨物吞吐量達6億噸。環渤海地區海港占全國三成以上,其中包括大連、秦皇島、天津、青島、煙台等老港,同時還包括京唐、黃驊、營口、東營、日照等一批新港。這些港口的建立不僅大大促進了環渤海灣地區經濟的發展,更使我國北方的發展速度得到了迅速提高。

我國海港建設主要成果有哪些?

在1949年建國時,中國沿海主要港口的泊位隻有233個,其中深水泊位才61個。1951年~1972年的22年間,我國又新建了天津新港、廣東湛江港。1973年周總理提出“三年改變港口麵貌”的號召,到1978年,建成了大連10萬噸級原油碼頭、青島和湛江5萬噸級原油碼頭,深水泊位總數達到133個,吞吐總量達2億噸。從1978年以後10年間,中國港口建設所取得的成果相當於前30年的總和。1988年沿海主要港口的泊位發展到893個,深水泊位達226個,吞吐量增加到4.6億噸,與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建立了海上運輸往來。中國築港的科研和生產隊伍也不斷壯大,並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現在,我國已能自行設計建設10萬噸級開敞式碼頭,30萬噸級船塢船台等,並打入了國際港灣工程市場,承建了毛裏塔尼亞海港、馬耳他船塢等大型工程。

中國哪一個港口被譽為“北方的香港”?